zoco

《虚无时代》——人该如何生活

2021-08-23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非常确定此缺失之物到底是什么。他在《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Sources of the Self,1989)和《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2007)这两本篇幅很长的著作中反复指出,当今栖息于世俗世界且缺乏信仰的人已然迷失,他们遗失了重要且关键的东西,一种甚或是人们最为重要的东西。按照他的说法,那是一种完整的感觉,充实的感觉,充满意义的感觉,一种对超越之物的感觉。

这种感觉我想必体验过,可能是孩童时,因为要充实的容器太小,所以很容易满足,最近的体验可能是刚毕业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意义非常单一。后来就没体会过这种充实的感觉了,充实的时候是不去想意义的时候。


泰勒认为,人生机勃勃充实丰盈的生活,只有凭借宗教(在他看来就是基督教)才可以获得。否则,世界就被“祛魅”,生活重要的部分遗失了,沦为一段“被阉割的故事”。由于不具有“超验性”的感觉,不具有“伟大的神圣”感,我们仅有的便只是“人类自身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他看来不过是“可怜的残缺”。他说,那种“超越的时代”已然褪色了,我们被“一种不舒服、空虚的感觉,一种对意义的渴求”所萦绕。日常生活充斥着一种可怖的单调感;琐碎的空虚感以及对意义的需求只有通过“对超验性的恢复”才能够解决。

反对泰勒,至少在不信宗教的艺术家那里不成立。

但是对“日常生活充斥着一种可怖的单调感,琐碎的空虚感以及对意义的需求。”赞同,和朋友聊天包括看社交产品中一些人的动态也能够看出来这种情况。


他说,现代的个体是“被包裹”起来的自我,而不是“通透”的自我。通透的自我对所有“外在”世界的感觉和经验敞开,而现代被包裹的自我却拒绝这些经验。

这和之前我在《一万个日夜》里写的很像:

但是有一点不同,泰勒强调的是无意识的对自我的包裹,我想的是有意识的对自己包裹,原因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但是表现比较像。


2008年英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上下的人都感到“不断加深的孤独”,而这种困境在过去的几十年加速恶化。这份报告指出,孤独感的增长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此时离婚率的增长,移民、工作原因导致的迁徙以及短期学生数量的增加。

我们正在经历资本主义主义国家所经历的。


尼采最核心、最危险的洞见在于,任何外在的、高于生活的视角都不存在,人们无法通过这种视角来透视生活本身、超越生活本身。任何为人们所知的那种具有特权的观点,以及外在于世界的抽象或力量都不存在。没有什么事物是在现实之上、生活之上存在着的,也不存在什么“天国”。没有超验性,也没有形而上。其结果就是,我们无法凭借普遍有效或“客观性”来判断现实的存在:“生活的价值不能被预估。”正如尼采著名的论断:“不存在什么事实,它们仅仅是解释。”

我上大学最感兴趣的一个人就是尼采,高中的时候就冥冥被课本或者课外书里他的一星半点的见解所吸引,所以上大学就赶紧找他的书来看,当时看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尼采诗集》,但当时根本看不懂就放下了,如今过去了快十年,终于能看懂一些了,替代了神的人。


他的这一说法必然会导致特定的后果:我们只是历史性力量的产物,世界是多种力量和驱动力形成的一片混乱。

重要的是,尼采告诉我们这种在自身之内和之外的混乱中取得统治权的斗争,这种“生活的负担”,将导致一种更为紧张的存在形式。而这也是我们能从生活中,能从现世和当下的生活中获得的唯一目标。我们的伦理立足点应当是不惜任何代价达到这种张力:我们对自身负有唯一的义务。

这本书让我觉得好还有一点就是对尼采的解读,尼采对上帝和我们自身的理解给了我新的”信仰“。


我们并非整体则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可能重要关系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生活的时代认可对关系进行剥离。我们像剥洋葱一样把这些关系剥离,直到获得纯粹的、茫然的虚无为止。这是空虚。现在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彻底的空虚性有所了解。他们如此渴望做回「他们自己」,以至于变成了虚无,或则接近于虚无。

其实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让我想起大家经常说的「勿忘初心」,初心到底是什么?问过很多朋友其实答不出来,其实和这段话是一个意思。


同理,他认为作为统一体的自我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他的原话是,自我是一种“迷信”。“如果我们审视内心将会发现,那个固定不变所谓自我的东西并不存在,唯有毫无目标的记忆、知觉和情感片段存在着。”他觉得蒙田的伟大创新就在于承认人性的“不稳定”,“人性从来不是稳定的,只有当它不能被固定下来,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它才会意识到自身”。恰如他常说,“我从未停止,我正在发生”。他同叶芝,以及世纪之交的许多人一样,都对人的本性持有一种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单一的自我并不存在,相反,存在的是我们期望存在的许多个自我,每天一个新的自我。“我们的内心并不比外在更多地‘决定着’我们。”

这个也是之前想的:人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接下来的每个时刻都是由不同元素组合成的一个全新的生活「碎片」。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被抛入我们无法选择的处境。这个世界已经良好地运转了,而我们必须尽自己的努力,适应这个世界,学习它的法则——既包括明示的法则也包括暗示的法则。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充满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征服的“未被展开的丰富性”。人类没有内在本性,也不存在什么人的本质。正如我们面临本质的缺乏,正如我们正在学习只要能起作用的任何法则一样,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一天终将死亡。这意味着处境表达了生活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即“决断”,表达了我们本身是我们决定和行动的产物,其作用即便不大于我们自己的想法,也至少同我们的想法一致。海德格尔的大部分哲学都可以归结为“热烈”(intensification)概念,热烈地生活,比当下更加热烈地生活,尽可能热烈地生活,这样便能接近我们能够获得的意义。

要说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尼采,一个就是海德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都把现代性的危机诊断为虚无主义,并将这一危机的病根归结为西方形而上学。从根本上来说,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目的无非都是要”解除“形而上学的”神话“,肯定生成世界或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