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202012读书

2020-12-24


《复盘网飞》

读到快结尾时,差点哭出了声。 从2002年那天开始他玩到现在。 就算书写得真的又好看、又真诚,就连财务自由都写得这么真诚,我也很难原谅他。

《右派国家》

最早对美国重新认识是林达的书,这本也有类似的感觉。而且这本书是英国人写的,有点像何伟写中国的感觉,带着旁观者的审视,也带着居住者的理解。不管怎么样,美帝也好美爹也罢,如果想了解这个国家,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开始。

《被统治的艺术》

好看,让我想起《弱者的武器》,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有: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等。看我们的老祖宗就不一样,400年前就已经不用这么低级的手段了,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制度套利。不平等博弈的结果就是弱势一方必须主动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毕竟生存最重要。一个人改变不了的事情,用一代人改变,一代人改变不了的就用几十代来改变。 坏事情不会一直发生的,对吧。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1. 经历过这些的人会能忘掉一切重新快乐吗?不然就是像《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的真理与和解委员会,尊重事实,宽恕敌人。可发生了的事情无法回退,他们再也不能好好活下去了。
  2. 以后的孩子们还能体会这样的感情吗?这样的屠杀还会避免吗?和平是蜜糖也是毒药,时间会抹去伤痛也会抹去反思,能记得一些就记得一些吧。

《碎片》

前十预定。 没寄出的信,没出版的小说,没道明的身份。 关于女性,关于书,关于作者,关于读者,关于虚构,关于那不勒斯,关于“碎片”,关于“旋涡”。 城区的模板,孩子的眼睛,迷宫一样的城市,爱的作用,折磨人的管家,还有落在童年之上的雨,包法利夫人的拳头。 变化的时代,想要消失的女性,界限的消失,自我的消失,完整的“自我”。 埃莱娜·费兰特、简·奥斯丁、弗吉尼亚·伍尔夫、艾尔莎·莫兰黛、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还有爱丽丝·门罗,女性作家终于形成了一份很长的名单。 “我感觉自己有些出息了,我们可以笑一笑了。” “只有那些爱我们的人,恨我们的人,或对我们爱恨交织的人,才能够把组成我们的无数碎片拼凑在一起。”

《日本之境》

比《菊与刀》好看多了,没有色情和暴力的日本不是真正的日本。从神话到根性,从婚姻到女性地位,从神圣的母亲到色情文化,病态荒诞高压严苛暴虐有礼节。 最开始的日本神话让我想起龙族,后面看的时候一直在闪现尾野的电视剧,从最完美的离婚到母亲到绝叫到杀人鬼藤子,每一部都压抑到想杀人,其中几部真的杀了,却觉得尾野好可怜。

《夏先生的故事》

和《聋哑时代》同时看的,同样是写少年,这哥们写的就好多了,卡尔维诺式的爬树,甜甜的朦胧的初恋,严厉的钢琴教师,会飞的自己,想象自己葬礼上的荣光并悄悄感动了自己,不会回头看的少年,要么报复这个世界,要么在这个世界上苟且。 最后的疑问:为啥夏先生没浮起来?

《昨日的世界》

从那多过来的,不过我还是相信是巧合,我要是茨威格我就多尝试几次,一个自由主义者差点成了神秘论者。茨威格自由主义倾向小时候就显现的非常明显了,觉得学校是傻逼的多少有点儿这个苗头,这个世界很奇怪,明明知道青年一代是希望却不喜欢年轻人。茨威格说德国之所以落到纳粹的手中,是因为:由于德国人民从来都是讲秩序守纪律的民族,所以对政府给的自由不知该怎么办,正急不可待地盼望有人出来剥夺他们的自由。 看到结尾”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了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才算是真正生活过。“我是不相信他会自杀的,再想想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他再也等不下去了。

《我的前半生》

前半部分到去苏联之前还有点儿看头,尤其一个小屁孩怎么变成个懦夫的思想过程还有些参考价值,后半部分就“共产党是说话算数的”还稍微能看一些,侧面看出洗脑之强大。 胡适见过溥仪,还狗屁不通夸了一顿溥仪。王国维死是因为亲家天天PUA他,不是殉清,我也懒得求证。野史说溥仪不孕不育,书中简单提到一嘴是他老婆和日本军官私通,不是他不行,不生孩子是因为怕孩子被送到日本二次教育。 这哥们辛亏死的早,67年就死了,不然你慈禧老祖宗在天上光着身子还得看你挑粪。

《苏东坡新传》

这又是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系统性的问题和个人理想的矛盾,溯其一生,早早就望到了结局,读罢不禁想,如果不从仕会怎样,可能最多到陶渊明的程度。 苏母燃,”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读到江城子仍觉凄凉,无处话凄凉。 精神之孤独,“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美食之嗜,“也值一死。” 沈括丢了科学家的脸,程颢程颐朱熹越来越讨厌,高俅没想到是出自苏轼门下,也算做了一些好事。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作者个人的感情私活夹杂的太多了,屡屡不适,不敢信其真。

《猴杯》

头晕,恶心,看几十页得看看其他书中和一下。 猴杯原来是猪笼草,我还以为是猴脑壳。 前半段以为曾祖是好人,直到后来才发现这本书没几个“好人”。 后半段的前半段(小花印部分),以为祖父是“好人”,直到丽妹的秘密说出来才知道这也是个畜生,和他爹一样。 雉也像马尔克斯笔下那样,摆脱不了父系的阴影。 文中的女性大都是可怜人,祖母,母亲,丽妹,王小麒,亚妮妮,不得不在这个吃人的系统中匍匐着生活。

《失控》

书架放了4年,终于趁这次群里活动解决掉了。相对计算机学科,作者说的生物学遗传学更有意思。毕竟二十年前的计算机场景如今已经差不多一一实现,所以从当今的视角看起来已经算不得高明,不过回到1994年的视角难怪惊为天人。“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 现在已经成现实,与其担忧人工智能统治人类不如担忧人变成新的机器人。尼尔·波兹曼和KK对照着看可太有意思了。一个鄙弃碎片一个崇拜碎片。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科技乌托邦,但不觉得科技乌托邦对我而言是好的生活。不过这本书多少缓解了些我不值一提的焦虑,正如题目所说,“失控”也许是个美妙的结局,上帝只给人们能够克服的考验,好好的体验生活吧。喜欢这句翻译:上升之流是一个波浪,是衰退的熵的海洋里微微的上涨,是自身落于自身之上的永不消逝的波峰,且永远处在坍塌的边缘。

《夜晚的潜水艇》

还好。 晚上睡不着觉从播客听到《夜晚的潜水艇》,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弥散入万物的字句、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铁幕下的萨克斯、蓝鲸内的演奏厅。我以为又是俗套的故事,结果读起来还好,就是言而不得,求而不得,难难难,那些美的,好的都是秘而不宣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本书又没什么意义了……

《浪漫主义的根源》

虔敬运动,浪漫主义之源,德意志酸葡萄心理的宏大表述。

休谟瓦解了启蒙主义所倚仗的那层无懈可击的铠甲,难怪辉格把休谟当成第一哲学家,休谟的确超越时代太多。

从卢梭到康德到哈曼到赫尔德到费希特到黑格尔到谢林到叔本华到克尔恺郭尔,到席勒到歌德到拜伦到雨果,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的伟大罪人到尼采式的超人。

从理性主义到浪漫主义到存在主义到自由主义。

非常非常赞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产物,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身上携带的观念都是纠缠一团的矛盾”,没有终极答案。

最后好感动,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我们现在比以前了解得更多。我们的祖先不知道怎样才快乐,但我们知道得多些。我们没有全部知道,但我们知道得多些,我们的后代将知道得更多。没有人知道我们是否会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达到长治久安、人类的一切愿望得到和谐的实践这一目标。但是,这种理想并不荒谬。

附书中提到人的存留时长,真是令人激荡的岁月!

休谟 1711 - 1776
卢梭 1712 - 1778
康德 1724 - 1804
哈曼 1730 - 1788
赫尔德 1744 - 1803
费希特 1762 - 1814
黑格尔 1770 - 1831
谢林 1775 - 1854
叔本华 1788 - 1860
克尔恺郭尔 1813 - 1855
席勒 1759 - 1805
歌德 1749 - 1832
拜伦 1788 — 1824
雨果 1802 - 1885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 - 1881
尼采 1844 - 1900

《三岛由纪夫传》

关系不是太好写出来的传也好看,不像《苏东坡新传》快吹上天了(虽然也很好看,吹的舒服)。我三岛的作品只在今年看过《金阁寺》,书非常好看,但我当时对作者没啥兴趣,有书就够了。祖母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性别的错位,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交替,荣耀和平凡的落差,加上再往下追溯的时代的背景,我相信正是大量“不正常”的因素,造就了三岛文学上的天赋。看三岛,也看到了背后时代的日本。而这种“不正常”的结果,是没有先例的,无法用正常的模型来运算,迫不得已只能把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来当做目标,也就是死亡。

《香港治与乱》

主权体认的困难、国族认同的歧异、社群心理的扭曲、经济体量的鸿沟、互信基础的缺失、权力关系的异化、外国势力的涉入、未来前景的晦暗。去年香港动乱买了这本书,还算中肯,但就写了香港的一面,没写北京的一面,所以算不上一流。2022是中期考核,有生之年也许能看到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