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2020-06-18
好久没有出现过这种感觉了。下午一股难以忍受的感觉突然袭来,都不想工作了。
什么感觉呢,就是感觉世界上好像只有自己,其他人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没有人关心自己,没人人在乎自己。
是孤独吗?好像是的。
最近似乎很多消散很久的情绪都轮番涌上来,时间久远的好像我都忘了有这些情绪。但是显然这些情绪会伴随我一辈子,在某个不知名的时间突然涌上来。
所以看《德米安》《斯通纳》《人生的枷锁》,甚至《龙族》都特别有同感。共同点都是男性的淡漠和孤独感。
就像尼采所说的,我期待一个人,我去寻找那个人,最后,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但我已经不再期待我自己了。
《大河深处》的孤独
多半是天生的,我猜想,一种心灵上的痼疾。翻阅我幼年留下的照片,很少有笑脸,如果有,也是勉强地扯开嘴角,面目可憎,是个不怎么开心也不讨人喜欢的小孩,这种对欢乐事物的免疫从五六岁就显现出来,到十几岁时,便再无转机。不过那时候还只是内向,硬要寻个什么人为缘由出来,恐怕和幼年时期父母亲的疏于管教有关,他们出外谋生,便将我一个人锁在家中,因而漫长的童年我几乎是独自度过,小时候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孤独,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喧闹,习惯了这样的视角,渐渐也不再想和他们混到一起。孤独失控之后,蚀出一个大洞,不知道能向谁去索取,由谁来填满了。越到后面,进入到人群之中,越至于孱弱,越觉无能为力,亦常常显示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模样来,干脆躲在这些无意义的文字背后,不断向内去窥探混沌不成形的自己,越窥探,越空虚,内里空洞,无可凭倚,抱残守缺,日益加重了“病情”,像漫长的感冒,说不上多么严重,却总是气息贫弱。
《德米安》的孤独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困境。对于一般人,这正是他们的自我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冲突达到巅峰的时刻,此时他们只能苦苦向前迈进。这一死而复生的经历便是我们的命运,很多人平生只有在此时才能有这样的经历——在童年的枯萎和死亡中,我们爱恋的一切都将离去,身边只剩世道的孤独和淡漠。很多人在这一关口便举足不前,终其一生痛苦地缅怀无可挽回的往日,缅怀遗失的天堂梦——而这正是所有梦幻中最可怕最要命的幻想。
我已经尝过孤独的滋味。此刻我惘然觉得,世上或许还有更刻骨铭心、无法回避的孤独感。
《平静的生活》的孤独
经历了多少个日子,多少个朝朝暮暮,才等到这个下午。我无事可干,身边别无他物,只有始终一模一样的大海。我每天都以为这是我最孤独的一天,可是我错了,我一天比一天孤独。
《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孤独
我无数遍讲诉自己的孤独,又讲诉千万人的千万种孤独。越讲越尴尬,独自站在地球上,无法收场。
在四川,我在童年时代里常常在郊外奔跑玩耍,看着农人侍弄庄稼,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比如用长柄胶勺把稀释的粪水浇在农作物根部,他给每一株植物均匀地浇一勺。那么多绿株,一行又一行。那么大一片田野,衬得他无比孤独,无比微弱。但他坚定地持续眼下单调的劳作。我猜他的心一定和千百年前的古人一样平静。
《基督山伯爵》的孤独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唐戴斯虽说好不容易才从孤独中挣脱,重返这个世界,可他又强烈地感到需要孤独。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万籁俱寂,在天主的垂顾下,驾着一只小船,形单影只地在海面漂荡,世上还有比这更浩茫、更富有诗意的孤独吗?
《假性亲密关系》的孤独
因为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了两件事情。第一,我是无辜的。我会伤害到别人,并不是因为我生性邪恶或者有心理问题。第二,我意识到心里的那堵墙终究也是我的一部分,虽然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正是因为它,才能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坚持过来。 想通这两件事情之后,我停止了对自己的谴责,我感到那个长久以来无助而孤独的小男孩,这时候突然被自己紧紧地抱住了,很温暖。
《月亮和六便士》的孤独
他正竭尽全力想挣脱掉某种束缚着他的力量。但是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他又将如何寻求解脱,我一直弄不清楚。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北野武的小酒馆》的孤独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不光是说漫才的艺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遭到了淘汰,只留下低级庸俗的东西,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走向。说到底,我们必须设置爱心专座这样的东西,本身就证明了这是一个畸形的时代。小孩不懂规矩,是因为没有可以作为榜样的成年人。人们普遍认为,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把全世界整合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其实呢,这根本就是个假象。本来应该是年轻人受这些先进技术的恩惠最多,可是年轻人却变得越来越孤独了。但是,为了这种方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正在变得越来越浅薄。这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汪曾祺《洗澡》中的孤独
可是我的毛巾在手里,我刚才想的什么呢;我跑到夹层里头去了,我只是有一点孤独,一点孤独的苦味甜蜜地泛上来,像土里沁出水分。也许因为是秋天。一点乡愁,就像那棵凤仙花。——可是洗一个脸是多累人的事呀。你只要把洗脸盆搁得跟下巴一样高,就会记起那一个好像已经逝去的阶段了。手巾真大,手指头总是把不牢,使不上劲,挤来挤去,总不对,不是那么回事。这都不要紧。这是一个事实。事实没有要紧的。要紧的是你的不能胜任之感,你的自卑。你觉得你可怜极了。你不喜欢怜悯。——到末了,还是洗了一个半干不湿的脸,永远不痛快,不满足,窝窝囊囊。冷风来一拂,你脸上透进去一层忧愁。现在是九月,草上笼了一层红光了。手巾搭在架子上,一副悲哀的形象。水沿着毛巾边上的须须滴下来,劄——劄——劄——地板上湿了一大块,渐渐地往里头沁,人生多么灰暗。
《沉雪》的孤独
人,无论怎样地拥有生活,仍没办法征服生命中的孤独感,从一种意义上说,人的这一弱项也可以叫作诗感。当我们步入文学,这诗感会耀出奇特的光亮。光亮之下,那个辛苦备至的写作过程呈现出美,呈现出人生无尽的悬念与万千况味。处在甚嚣尘上、日趋斑斓的世纪之末,这样来提及文学,提及写作,只能是出于痴愚。可是,这使我们深爱,以致痴愚的东西,确是能够回报快乐的。
《单读14:世界的水手》的孤独
每个人都忙于建立自己的欲望和风格系统,渴望成为伟大的自由精神的分身,而不关心别的,任由历史、新闻、社群、邻里成为次要的事,有时甚至连家庭作为最小单位的集体,也都成了个人的负累。在表面越来越无限的今天,每个人的内心却退回到一个越缩越小的世界。孤独感泛滥,许多积郁无法纾解,似乎又回到八〇年代《中国青年》的深沉一问,“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只好用狂欢遮掩两难,用反讽喂养虚无,用自嘲抵消自恋。
周国平眼中的孤独
凡人群聚集之处,,必有孤独。我怀着我的孤独,离开人群,来到郊外。我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毋宁说,你仿佛是置身在茂密的森林里,这森林像原始森林一样没有现成的路,你必须自己寻找和开辟出一条路来。可是,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脚印,一块用过的木柴,刻在树上的一个记号。于是你知道了,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在着森林里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独。
《金阁寺》的孤独
而正是这种独特性夺走了生的象征性,夺走了可使他的人生比喻成别的什么的象征性,从而也夺走了生的扩展和共同性,以致成为永远摆脱不掉的孤独的根源。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我连与虚无的共同性都没有了。
《往事与随想》的孤独
不言而喻,如今孤独对我说来比以前更难忍受了。我总想找人谈谈我的思想和憧憬,听听别人的意见,得到别人的赞许。我认为我是一个“阴谋作乱分子”,并为此感到自豪,我不能缄默不语,也不能不加选择地与任何人谈论这些事。
《江城》的孤独
在任何大型比赛中处于领跑位置,感觉总是有点古怪。人们常说跑步产生孤独感,我却觉得这运动只是在比赛中才是孤独的,尤其当队伍分散、你发觉自己独自在前时,这样的孤独感无以复加。在队伍中的时候,虽然是相互竞争,但总会有和其他选手休戚相关的感觉。一旦你跑到队伍的最前头,就不可能再抱有任何幻想了。这时,比赛成了追逐——一个人对抗其余所有人——我常常觉得,这才是世界上最感孤独的时刻。而当你是赛场上两千多名选手中唯一的外国人、并且沿途的观众不住地冲你喊叫“外国人”、“外国人”、“外国人”的时候,这种孤独感就更加的强烈。
《沈从文的前半生》的孤独
我需要清静,到一个绝对孤独环境里去消化消化生命中具体与抽象。……我必须同外物完全隔绝,方能同“自己”重新接近。
《生存还是毁灭》的孤独
一本悲观的书最有可能慰藉到的对象,是已经有同样看法却因此感到孤独或觉得自己有病的人。若能发觉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这些人或许能因此得到安慰。
《重返美丽新世界》的孤独
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个人易于感觉孤独、卑微,他们的存在已然不再有任何意义。
最后还有《龙族》的孤独
“不会吧?”路明非不信。 “因为小时候很犟呗,不愿意给人讲自己的生日,觉得生日是自己的秘密。”诺诺背着手站在悬崖边,望着天,“后来才明白秘密这个东西不跟人说一点都不好玩。你把生日当作秘密,就不会有人送你礼物,其实你心底里还是想要礼物的……就是太别扭,不愿意说出来。”
女孩回头,漆黑的眼睛里透着认真:“是的,死小孩。不同的死小孩是不一样的,无助的时候,有的死小孩会哇哇大哭,有的死小孩就会犟着脖子低着头走自己的路。他就是那种犟着脖子的死小孩。但是不管哪种死小孩都要人帮忙。”
路明非没有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高中时他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觉得这个世界冰冷又坚硬,这个世界不喜欢他,所以他才会坐在谁也找不到他的天台上,一坐几个小时。
“就是那种很神经病的朋友,不管怎么样都会相信你,不管怎么样都会跟你在一起”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有种巨大的悲伤和强烈的酸楚充斥着他的鼻腔,路明非不知道那种情绪从何而来,只觉得自己要被那冰冷的、浩荡的悲伤淹没,他说:“如果世界真的不喜欢你,那世界就是我的敌人了。”
是不是你也曾是倔强的小孩,低着头在人群里走过,不出声;离得很远看别人说说笑笑,也不出声;但是你心里有个很大的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候,所有人都睡着以后,你躺在床上睁大眼睛透过窗户去看夜空,忽然难过,或者忽然笑得打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