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我们村的历史

2020-03-03


我们村的历史

昨天看了《宣府府志》、《宣府镇志》、《宣化县新志》、《宣化乡土志》,对我们村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我们村也没有什么村志,就自己查一下。

《宣府镇志》是最古老的,明朝嘉靖四十年刊本,《宣化县新志》是最新的,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宣化县新志》里有我们村的记载,也就是公元1922年我们村就出现了,周围的几个村也在上面,让我觉得很兴奋,有种穿越的感觉。

查了一些资料,花了两块五看了份《宣化县自然村村名的来源初探》,大概的结论是我们村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过来的,当时村里朱姓人比较多,或者说大地主姓朱之类的,没法考究,看以后有没有什么新的线索。我同学之前怀疑和谷王朱橞有些关系,但是也没找到什么证据。

比较感慨的是,我姥爷籍贯在北京怀柔,但是最早追溯的祖先也是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一九七五年我姥爷全家迁到我们村,这个村的祖先可能600年前和我姥爷的祖先是邻居。就好像两个陌生人都有共同的朋友一样,知道那一刻的时候两人之间想必亲近了许多,不过想到京、津、冀很多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内。

宣化现属行政村的建村年代大多数在明朝开国之后。这是因为,在宣化这块土地上,元代之前,战事频繁,匈奴、乌桓、鲜卑等部族与汉族不断在此交战,村民难以长期定居。元朝起,由蒙古族统治这块地方,而蒙古族喜武爱牧,所以,当年乐于定居建村堡者,为数不会多。而原先的村庄,或毁于战争,或记述资料失传,延续保存下来的极少。

明朝开国后,战争渐趋平息,永乐开始,成祖采取措施,鼓励向宣化一带移民定居,自然,许多村庄皆建于这一时期。 宣化县的行政村有四百之多,村落的名字亦是五花八门,但从其起因上看是可以归类的。我们以其主要因素分析大致可将其归为六大类。

1、 以最早定居户的姓、名、职业或以定居户中最多的姓命名。 此类起因命名的村庄共165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1%。以李家堡的起因为例:明嘉靖年间,李姓人氏由山西迁居此地,成村落,建土堡,故名。又如赵家庄、杨家营、江家屯、郜家洼、谢家湾、王家窑、侯家梁、樊家山、殷家沟等。该类起因命名的多以姓氏为村名首要起因,而村名最后一个字的差异,则依周围环境而定。除“庄”比较普遍外,山区多名窑、梁、山、沟;河湾地区多名湾、洼;宣化西门外最初多系伙房,叫房的就较多;东门外古时多兵营,叫营的村就较多;洋河南岸有数屯,则受洋河上游怀安县境内屯多的影响。 与上述村名起因基本相同,以最早定居者名字命名的张全庄、郭隆庄也放如这一类,例如郭隆庄的起因:明代,一名叫郭隆的人,在此安家落户,后成村落,故名郭隆庄;以最早定居者职业命名的羊圈沟、瓦窑沟、马铺(最早名麻铺),虽无姓氏,因村数不多,亦放入这一类,比如马铺的起因:最早定居者以绕麻绳为业,故名麻铺村,后谐音为现名。

2、以当地地形特点、村落建筑最初特点,特具草木、地块称谓命名,或以当地山、川、寺、庙、塔、山口、关隘等命名。 此类起因命名的村庄共14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6%。以双庙的起因为例:因村内有“三官庙”和“太岁庙”两座庙宇,故名。又如人头山村,就是因村北的山上有个山头好像人头而得名。此外,还有双疙瘩、申家屯、趄柳树、三条堰、柏林寺、塔儿村、前后坝口、关底等。 注:申家屯村村名的起因,并非最早定居者为申姓。据记载,明永乐初年,王、马、弓、张四姓人自山西迁此建村。村民住房成四个方块形,自然成十字形街道,南北主街长,恰似 “申”字,因此而得名。

3、以官职称谓、官宦姓名、官府建筑、兵营称谓命名,或以坟主姓氏、“善人”姓名命名。 以翰林庄为例:因韩姓居多,村址又在土岭上,故名韩岭庄,清代此村出了一名翰林学士,遂改为现名。又如李大人庄、正盘台、大小兵营、太师湾、刘贵贤等,此类村名大都有个演变过程。例如:和尚窑并非先有和尚居住。而是屯兵军营的伙食窑,后谐音演变成现名。青边口村的村名起因,亦并非始自地形特征,而是明代屯兵兵营操守名秦边虎,由秦边虎村演变为青边口村。 注:马家湾、马家窑两村,并非马姓最早定居,而是因宣化城内马姓在该地筑坟置人看守,渐成村落得名。

4、以神奇传说命名,或以最早定居户的祈望命名。 这类命名的有打狼窑、保家庄、甘庄子、义合庄等。例如:塔儿村乡保家庄,村北有一土疙瘩,俗名凤凰台,相传落过凤凰。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故取名宝家庄。后演变为保家庄。崞村乡保庄,则是金末避乱的数户来此建村,携锅三口,希冀吉祥,取名宝锅庄,后演变为宝庄、保庄。

5、从母体村析出,以与母体村的距离命名,或以略异于母体村之名命名。 如二里半村,就是由沙岭子村迁出,因距沙岭子二里半而得名。南屯窑,村民系由母体村南屯迁来,故名。

6、以祖籍的村名、县名、川名等命名。 如回回乡样田庄,系由赤城县样田庄迁来。崞村,最初的居民系由山西崞县迁来。该滹沱店村的最初居民,系由滹沱河畔迁来。

宣化人口大迁徙

在宣化这块地方,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人口大迁徙,一次发生在汉代,一次发生在明代。

一、汉代迁徙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匈奴族侵犯边境,州郡不能抵挡。光武帝遣将吴汉率马成、马武等北击匈奴,同时,迁徙雁门、代郡、上谷吏民六万余人,安置于居庸以东,以避匈奴骚扰。

东汉建武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45年至50年),乌桓与匈奴、鲜卑等族连兵扰掠边境,代郡、上谷、渔阳等五郡百姓流亡。光武帝遣将于代郡、上谷等郡筑堡塞,立郡县,召还人民。后匈奴境内连年旱蝗,人畜死耗大半,单于遣使求和,光武帝遣中郎将段彬使南匈奴,单于拜讫称臣,遣子入侍。中郎将随单于所处,参辞讼,察动静。代郡、上谷等八郡郡民,复归于本土。

二、明代迁徙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将汤和东至宣德(今宣化),以宣德距蒙古甚近,保聚甚难为由,奏徙吏民于居庸关南。次年,明将徐达以顺宁(今宣化)等州之民,接近蒙古地境,虽招集来归,未见安土乐生,恐其久而离散,奏徙顺宁等边民屯田北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太祖发北平军士筑宣府城。次年,明太祖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遂成明边防重地。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镇守总兵官,佩镇朔将军印,自此,宣府称镇。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祖复设保安州等,以其地处关塞要冲且土壤饶沃,遂迁有罪当谪者充实之。次年,又迁徙山西等地流民二千三百余户,至保安州等一带。明宣德十年(1435年),又调蔚州等卫操备官军二千五百人,赴宣府等地屯田。九月,拔河间、保定诸府卫官、牛五千余头,给赴宣府等处屯卒。明景泰二年(1451年),代宗遣官买牛万五千头给宣府屯卒,又给买谷种。 在宣化地区流传着一条民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该民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时山西移民宣化一带的史实。

从明朝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到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向京、津、冀地区移民,其中张家口、宣化、怀来、涿鹿、蔚县、万全、张北、怀安等地移民较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官方移民。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明朝的人户增多,农田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使明朝的政权得到了巩固。据近期发现的“梁氏家谱”记载:明隆庆年间宣化府挂印正一品总兵都督梁秀的祖先梁牛儿也是于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宣化定居的。

据“宣化县志”(199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宣化县在405个行政村中,90%以上的村庄均为明朝始建。如梅家营乡(现以和双庙乡合并为大仓盖镇)的12个行政村中,有11个为明代永乐、宣德、成化、万历年建村。梅家营村于明宣德4年,因山西梅姓人氏到此定居而得名。葛峪堡乡的10个村庄,全部为明初建村。中崞村为山西崞县人迁此定居故名。南流水乡瓦玉沟村,因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来此沟内定居,烧制砖瓦,故名瓦窑沟。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改为现名。

1、宣化一带古代居民除山西移民、河北移民及流放人犯外,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即屯兵家属寻来定居。如李家堡乡正盘台,明时为屯兵场所,家属所至,成村落。之后,家属定居者渐多,又在龙洋河谷、轿顶山隘建新村,名坝口。再多,于坝口村北里许又建新村,冠以“后”,名后坝口。村民由来与此相似的,宣化县就有26个村。这些充分说明了随军家属是宣化地区明代居民的重要来源之一。 2、俗语“解手”的来历

在宣化一带,人们把上厕所,称为“解手”,这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相传来自明代官方组织的山西迁民一事。

民间传说认为,明朝政府的迁民,都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移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编队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这样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有人要行方便,就必须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解开捆胳臂的绳子。最初时,人们的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方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所以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方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后来人们到了新的住地,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手已经解开了,方便的时候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解手”了。但由于迁民路上的那段生活,人们都忘却不了,说的成了习惯,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行方便的代名词。甚至民间流传,人们走路背手的习惯,也与迁民有关——当时迁民们被绑着上路,手是背起来的,后来沿以成习,背起手来,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