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深度工作》

2020-06-04


我一向对于我欣赏的人推荐的书是不加选择的,只要推荐我就会看——他们已经花时间替我做了筛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所以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不然我对这类型的书是不会加以停留的。

下面这段引用来自坚持, 就是每天做同样的决定 · Yixuan,也是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这个习惯的养成由头来自于两处, 一处是 Cal Newport 的 深度工作 . 遇到这本书的时机很对, 我也很感谢. 若或早或晚的遇到这本书, 我可能会把他归类于 GTD 之流.

也或者, 我会把它当成一个概念, 记在脑子里. 好在的是, 读它的时候正是疫情期间, 我有足够的时间去真正训练自己学到的概念. 成果令我惊讶, 我用 4.5 天的深度工作, 完成了一本书的写作. 我认为这是我工作经验中的一次 remarkable 的大升级!

第二处, 来源于《与神对话2》的一句话. 里面写到:

今天你做的决定, 往往不是明天你做的选择. 然而这里是所有大师的秘密: 不停的选择相同的东西. 

这句话对我来说像是一种启示. 我忽然感受到了一种类似「濒死体验」的东西, 那些曾经让我兴奋一时, 又因为我的怠慢、懒惰而从我生命中消失了的东西, 不就是因为: 我没有不停的选择同样的东西吗?

而所谓 Remarkable 的产出、作品、成果, 不就是不停做同样的选择, 而得到的回报吗. 深度工作、坚持、专注、自由选择, 被这句话以一种神圣的方式结合到了一起.

这是一个宝贵的 「Aha moment」, 它对我的宝贵程度, 甚至曾经令我犹豫, 是否要把它分享出来. 所以, 请不要以轻慢的态度对待它. 仔细的阅读我写下的字, 仔细的思考我想表达的观点, 毕竟, 我已经从中受益.

在一些人看来,这本书有贩卖焦虑的嫌疑,可是我的看法还是:先做起来。

Never say no to things you don’t understand.

首先,我基于以下这两个原则:

  1. 我希望自己更加美好,我不满足于现状
  2. 我不想让别人掌握自己的生活,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软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我总是不停地上网,查看电邮;我根本停不下来,好似一种强迫症。” “我每天好像很忙绿,但是我晚上躺在床上从不记得我今天做了什么。”

现状

我们生活在信息经济时代,依赖于迅速更新的复杂体系。比如,我学过的一些计算机语言在 10 年前是不存在的,而且很可能再过 10 年也会过时。因此,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这项任务要求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养这项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

我认为人脑对任务的理解和计算机计算资源对进程的理解是一样的。人脑或者计算资源现阶段是仍然有限的,在这个前提下任务的切换是一个成本极高的事情,需要cache住很多东西,然后新建很多资源,当这件事情处理完再reload上次cache住的事情。

但是人和机器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换言之,你的意志力并非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烦扰会榨干人的意志力,直到最后无法抵抗。

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分心状态切换到专注状态,但是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一旦你适应了分心,你就会迷恋于此。考虑到这个现实,这个策略就是帮助你重新编排大脑,让它的结构更适合长期专注于任务。

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 5 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纳斯研究所里说的“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的能力。

当你被迫等待的时候(例如在商店里排队),执行这种策略会变得尤其困难。在这个时刻,如果你正处于离线阶段,那么一定要忍耐这暂时的无聊,凭借大脑的思考度过这一段时间。静静等待并忍受无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奇体验,从集中注意力训练的角度出发,这具有不可思议的重要价值。

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进行「离线」。因为我一度有这样的感受:脑子里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就是它一直运转,耗费能量,让我特别累。直到耗死最后一颗线粒体, 耗尽最后一点查克拉。

这本书给了一个解决方案,我想试试:

在开始有成果的冥想时,初学者大脑出现的第一种反抗就是引来许多无关但是好像更有趣的想法。以我个人为例,我的大脑经常成功地把我的注意力拐走,让我去编辑一份电子邮件。客观来讲,编辑电子邮件的想法听起来十分无聊,但是在那个时刻,其诱惑性却变得难以抵挡。当你发现某个想法偷走了你的注意力时,温柔地提醒自己可以稍后再回到这个想法上,现在先把你的注意力收回来。

这种分心会从很多方面阻碍你养成有成果的冥想习惯。还有一个不明显,但是有同等效果的阻碍,那就是原地打转。面对一个难题时,你的大脑会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过多能量。这是人类演化的结果。其节省能量的一种方法就是避免深度思考难题,而是围着这个难题的已知部分不断地打转。例如,在做证明的时候,大脑会有反复研究简单的初步成果的倾向,避免根据这些成果去做艰难的工作以获得最后的结果。你必须警惕原地打转,因为它可以迅速破坏整个有成果的冥想。当你发现类似的迹象之后,要提醒自己可能在原地打转,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推向下一步。

对一个难题进行“深度思考”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但实际上却不是。在没有分心的心智状态下,你遇到一个难题,并且也有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却并不会自动显现。按照我的经验,深度思考是需要有一定架构的。我建议首先仔细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然后在工作中留心这些因素。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一本书中某个章节的提纲,那么相关的变量就可能是在这章节中所要表达的意见。如果你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数学证明,相关的变量就可能真的是数学中的变量、假设或前提。一旦确定了相关变量,就用它们来确定你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写书的那个例子中,下一步的问题可能是“我如何有效的开篇”;在证明中,下一步的问题可能是“如果这个性质不成立,那么哪里会出错”。通过考虑这些相关变量,明确下一步的问题,这样就为自己的注意力指明了方向。

假设你顺利解决了下一步的问题,这个有架构的方法的最后一步就是通过考察所得的答案来巩固收获。这样通过再一次执行这个程序,你可以提高自己的深度层次。考察和记忆变量,确定和处理下一步问题,然后巩固你的收获,这样的一个循环就像是一个提高专注能力的高强度健身流程。可以使有成果的冥想更有成效,并加速提高你进行深度活动的能力。

题外话,计算机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影响了我做事的方法——因为很多原理,譬如调度,并行等等,我又反过来作用到我处理事情的方法上。我不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从这个角度上,我更像一个机器人了。

所以我一度非常抗拒此类「训练自己」的书,我有办法自己找到办法来是自己变得优秀,我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在我身上这条路没走通,因为我相当容易的走进了个人主义带来的虚无注意——生活变得更无聊了。

我需要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同时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意义,我希望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

不插电

首先说下社交网络工具会给你的社交生活带来的许多益处。列举一些经常被提及的:它可以使你了解许久不见的某个人的动态,它帮助你和自己认识但不经常见面的人保持浅度交往,它使你可以更简单地跟踪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例如他们是否结婚,或者是他们的新生儿长得怎么样),还有就是它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网络社团或群体。

去年情绪低落时,几乎将所有社交账号该注销的注销,该删除内容的删除内容,几乎想同《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莉拉那样,抹去在世界上存在过的一切痕迹。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悄悄地放弃使用这些服务可以帮助你检测自己真实的地位。对于大多数服务里的大多数人来说,结果令人警醒——除你的亲朋好友外,甚至可能没有人会意识到你没有登录。说这些话,我也知道自己有些刻薄,但我还是要说,因为这种刷存在感的做法是使人们草率地将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的重要原因。

我在各个社交媒体消失后,说实话很沮丧的发现只有两个朋友发现了我的「消失」,当然当时这又加重了我的沮丧,不过现在觉得轻松多了。

因为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担心无法及时了解新事物,虽然没有了通过分享视听资料而获得的所谓的网络存在,但是我感觉到我仍然存在着。我发现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这些时间一度很无聊,很像书中毒品上瘾的人戒除的过程。不过过了那个阶段后我觉得更「自由」。

这本书中有个名词是「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很显然,该方法的缺点就是忽视了伴随这款网络工具而来的各种弊端。这就是任何益处思维定式带来的不容易察觉的危害。使用网络工具也是可以带来害处的。如果你不努力权衡利弊,一看到可能的益处就决定不加限制地使用某种工具,那么你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在知识工作世界里取得成功的能力。

客观来讲,这个结论并不令人惊奇。在网络工具的背景下,我们已经习惯了任何益处的思维定式,但是如果我们放宽视界,在熟练劳动的维度下思考这种思维定式,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诡异的、目光短浅的工具选择方法论。网络工具并没有那么特别,它们只是工具,并不异于铁匠的锤子或者是画家的刷子,只是熟练劳动力用来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并且偶尔能增添乐趣)。纵观历史,在遇到新的工具并决定是否使用时,熟练劳动力是持暧昧和怀疑态度的。现在对于网络,知识工作者没有理由转变态度——即使当今的熟练劳动包含数字技术工作也不能改变这一现实。

书中有一种不太激进的测试方法:

一条策略为清理当前占用时间和注意力的网络工具提供了一个系统性方法。详细说来,这种方法要求你将当前使用的社交媒体服务进行一个相当于打包派对式的处理。至于“打包”,你只是在 30 天内不使用脸谱网、Instagram、Google+、推特、Snapchat、Vine 这些服务,包括从今以后新产生的流行网络服务。不要删掉这些服务,并且(注意这一点很重要)也不要在网上说你将注销账户:就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如果有人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你并询问为什么你在某一款服务的活动频率下降,你可以解释,但是不要主动去告诉别人。
经过 30 天这种自我强加的网络孤立,针对你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2.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那么就重新启用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就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这项服务,其实我鼓励你选择戒掉(你随时可以再加入的)。

我认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的,它用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比如,一个内容全是脸谱网或者推特风格的博客、杂志或者是电视节目,通常是不会有观众的。但是在这些服务的社交管理中,相同的内容却会吸引到注意力,形式为点赞或评论。驱动这些行为的潜规则就是作为回报,你可以得到朋友或听众的注意力(大部分是不应得到的),你也将慷慨地把自己的注意力给他们(也是不应得到的)。你“点赞”我更新的状态,我也会“点赞”你的。

这种协议给每个人带来一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重要性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