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2020读书

2020-12-25


以下序列大概按时间线+类别集合排序,不代表喜爱排名,尝试选出十佳,可太难选了,每本书都冲我喊“选我选我”,索性把我今年读过觉得好的书都列出来。

「弱者和故乡系列」

这系列包括:《回归故里》《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

这系列都是因为故乡才让人成为“弱者”,觉得难过。

《回归故里》写法国,是这系列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相当坦诚,加上社会学和哲学的背景,这本书读起来共鸣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被组成自己的部分同化就是不断地和那部分挣扎。挣扎时,人一边想变成自己本来的样子一边拒绝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社会规则不停得进行着“淘汰”,被淘汰的人和进入下一关的人没有高下之分,都令人觉着可怜。

《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本书与我的情感是如此的接近。

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从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又是如何发生的?它包含着多少历史的矛盾与错误?包含着多少个生命的痛苦与呼喊?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都市的存在方式反而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人在精神上的贫乏状态。这是一个孤独与疏离的时代。这一批城市流浪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的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

年轻工人却对自己的未来相当迷茫。作者在问到一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将来在哪里安家时,他颇为踌躇,边思考边说:“绝对不会在村里,也不想在县城,肯定也不会在北京。极有可能的是,将来结婚,把孩子留给家里的父母,两个人继续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在这样说的时候,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愁容满面,也没有极其心痛,甚至,只是一种描述而已。他们还正处于盛开的年龄,还不甘于命运,活力无论如何也压抑不住。

和在北京的朋友,同事,同学聊天的结论,很少有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大多数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北京的房子太贵,先在家里买一套,也没有时间住,想着年纪大了回家找点儿活儿干。有的同学很焦虑,眼看三十五岁的到来,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都市的存在方式反而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人在精神上的贫乏状态。这是一个孤独与疏离的时代。这一批城市流浪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的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主人公不讨喜,因为自己年少的经历从而与全世界为敌,但贵在真实和诚恳。探究自己的心里,比如自己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多追其根本想必能更加了解自己。文中探讨家庭关系,出生与死亡,为什么自杀与不自杀,人的价值与生存。

“人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人而存在。只因为有他人,这才有一个模糊的自我罢了。”如果这个世界只剩自己一个人,那么自己眼中的“自我”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同类的对比。

“人的存在,如果拿竹筛彻底滤掉所有终会消逝的东西,像是青春、美貌、爱情、情感、富贵、地位、世间的能力等,所剩的骨子里就只有人类共通的老、病、死。”

“有的希望、爱、各个生命都缠绕着绝望、恐惧以及死亡,而且所缠绕的绝望、恐惧、死亡正是人生的大半部分。”

“物质上的满足、地位名誉的取得、竞争上的获胜、他人的赞扬等不过是把生命的城楼不断堆高而已。死亡乃是人生的破局,人们借由如此的堆栈拼命地想要远离死亡。如果以通往死亡的距离来衡量幸福,那么除了如此无意义的行为之外,的确没有其他的生存方法。不过,如果想要从超越苦难、苦痛来寻找幸福,人类最后仍然会被卷入死亡的黑暗泥沼,自我终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托尔斯泰在《人生论》一文这么说:

不管过了几世纪,人类生命的幸福之谜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未解的谜题。虽说如此,其实谜题早在许久之前便已解开。发现谜底的人通常会惊觉,其实并非自己解不开,只不过是忘了过去已知的事实而已。谜底就在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错误教训里,然而它总被视为如此困难,事实上却相当简单,一个人就可以解开了。

若能在其他生命的幸福中认可自己的生命,死亡的恐怖也许会永远地从眼前消失。

《时间的秩序》

非常非常好的物理哲学书。

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那么是什么建立了我们的身份和统一性呢?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我们对自身的理解是通过与他人的作用才产生的。人并非仅仅作为个人而存在,他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永远是一个关键而奇妙的点,在这个点上,世界的万千现象纵横交错,充满不可重复的偶然。因此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重要的,永恒的,神圣的,只要以某种方式活于世上,只要顺应了自然的意愿,每一个人都是妙不可言的存在。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一团云朵飘过之后,太阳出来了。飞机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逐渐朝着远方降了下去,留下了一串噪声。一阵微微的凉风带走了酷热的感觉。她觉得这一刻是那样美妙,正如生活中某些平凡的瞬间一样。她试着把这一刻封存在自己的脑海里:苹果的酸甜,咬下一口时唇齿留下间的清脆感,还有青草的味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在作弊,是在利用记忆自然筛选的过程。但她发觉自己停下想象,如同做梦般对自己喊道“我醒了”的那些瞬间,却往往是她记得最清楚的画面。

一个女性也许普通平凡的一生,是我最喜欢的爱情故事了。

真实的世界是那样污秽。灯光不够完美,油漆也斑驳不堪,就连快乐也都不够完整。这就是艾琳的一生,本来是个俗套的故事。可是看到最后:“她取来一张沾湿了的纸巾,擦了擦他的脸。’情人节快乐。‘她边说边吻了吻他的嘴。她已经记不得自己多久没有吻过他了。她惊讶地发现,他的嘴巴吻起来竟然还是如此馨甜。” 整个人被感动了,人的幸福之道在于应比喜爱自己更加喜爱他人。

《赶路人》

年初的两个月内,经历了三个熟悉的人的死亡。之前,死亡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遥远的概念,在我和死亡之间隔着一道屏障,隔着一个手机屏幕。而看着我熟悉的人渐渐离去,仿佛那道屏障突然被移开,从此我成了直接面对死亡的那一个。这种感觉令我不寒而栗。也让我更加无法接受他们的离去。

家人的去世让自己的想法突然间改变了很多,对家人这一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人生都要走过艰难与负重,也终将面对生老病死,骨肉分离。因此,当家人都健康地站在彼此身边时,应当去欢庆每件值得欢庆的小事,去享受每个向彼此绽放的笑脸——这比任何事情都更有意义。 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几个不求回报,全心爱我们的人。

对友邻的一段话深有感触:七天前他还登录我们一起玩的游戏,但今天有人告诉我说这个朋友去世了。我试图联系他未果,也不知道他家人的联系方式,因为不能确认,逻辑上也不能相信,而始终没有什么实感。直到刚刚我下楼遛狗,被拉进物业刚开垦的绿化空地,才突然想一个人去世了到底是什么意义。下过雨的泥土很松软,每个人都应该去踩一踩,像这样微不足道、日常循环的具象体验,去世了就不会再有了。

下过雨的泥土很松软,每个人都应该去踩一踩。

《忏悔录》

看着看着我突然知道我一直苦恼的是什么了。

真相就是——生命是彻底的虚无。

我碌碌无为地活,兜兜转转地过,不经意间进入一个深渊,并且清楚地看到,除了死亡前面什么都没有。不能停下脚步,不能回头,也不能闭上双眼不看前方的万劫不复。除了生活和幸福的幻象,除了真正的苦难和死亡,前方什么都没有。

当时看完更烦恼了,于是发疯的看书,想找到“答案”。

《沉雪》

我们若是能多一些这样真诚的作品该多好,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历史,活生生的历史和活生生的人,远比新闻联播的歌功颂德更让人安心。

舒迪于我,正是黑暗中那一束光,一口无意义生活中最后的那口气。人,无论怎样地拥有生活,仍没办法征服生命中的孤独感,从一种意义上说,人的这一弱项也可以叫作诗感。当我们步入文学,这诗感会耀出奇特的光亮。光亮之下,那个辛苦备至的写作过程呈现出美,呈现出人生无尽的悬念与万千况味。处在甚嚣尘上、日趋斑斓的世纪之末,这样来提及文学,提及写作,只能是出于痴愚。可是,这使我们深爱,以致痴愚的东西,确是能够回报快乐的。

《被涂污的鸟》

想想距离这样愚昧可怕的年代过去才80年,人怎么可能变得这么快。疫情刚开始的武汉人即是题目中的那只鸟。比《恶童日记》我给的触感要强烈的多。作者为什么最后偏要给人希望,小男孩竟说出话来。不完全黑色文学,黑色中也偶尔有些许的色彩。尤其是放他走的德国人,哪怕我们处在黑暗之中,也可以自己画出美丽的颜色。“我再一次估算了一下距离,看起来这一次好像风险不大了。我开始跑的时候,老兵第一次和蔼地对我微笑了一下。跑到路堤的边缘时我回望了一下,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正在温暖的阳光中打瞌睡哩。” 活生生的人才令人感动。

《疾病的隐喻》

把那些特别可怕的疾病看作是外来的“他者”,像现代战争中的敌人一样;把疾病妖魔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的转变,即把错误归咎于患者,而不管患者本人是否被认为是疾病的牺牲品。牺牲品意味着无知。而无知,以支配一切人际关系词汇的那种无情逻辑来看,意味着犯罪。

在瘟疫中,更对这段话有感触。

北京的疫情又开始复发,离确诊地方不远,可能要进行核酸检测,我不担心染上新冠,怕我染上后我的个人信息全都暴露出去,即便我每天两点一线老老实实的上班,我也怕被人交头接耳的说我可怜。更不必说那些确诊人和密接人遭到的谩骂,无力。

《金蔷薇》

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俄罗斯文学。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有最纯净的感官。在孩子眼里,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样样事物都罩着神奇的色彩。在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世界对我们来说,和成年时代迥然不同。童年时代的太阳要炽热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颜色要深得多,而且我们觉得每个人都有趣极了。

在孩子看来,每一个大人,不论是提溜着一套发出刨屑味的木工工具的木匠,还是知道草为什么会是绿颜色的学者,都有几分神秘。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

《饱食穷民》

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书放在现在一点儿都不过时,尤其对程序员的描述,太准确了,自己一度快成为机器的奴隶,幸好还有书籍!不看背景的话很难想象这是几十年前日本的社会,尤其程序员的描写,和当下之中国所差不大。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不是1就是0,不是正确就是错误,不是黑就是白。自己的想法一度接近机器的想法,追求效率,追求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搞的自己疲惫不堪。是阅读慢慢把自己节奏拉下来,不然自己可能早就被焦虑折磨的不是样子。

「新世界系列」

这系列包括:《重返美丽新世界》《美丽新世界》《没有思想的世界》《娱乐至死》《失控》

《重返美丽新世界》比《美丽新世界》更好。

似乎我原本可以是一个更像我的人,但愿你明白我的意思。一个更纯粹的自己,而不是彻底成为别的事物的一部分,更不是社会肌体内一个小小的细胞。

这段话也基本可以概括为什么我要看《美丽新世界》和《重返美丽新世界》。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像「我」,即使我承认人是自己一切经验的产物,但是我不希望组成「我」的这些经验带有别人刻意的侵染。

《娱乐至死》:两个观点:自尼尔·波兹曼的出版30年以来,历史已经证明他完全错了,乔治·奥威尔才是对的,自由的丧失,从来都是从信息源的剥夺开始,而这一剥夺必须依靠强制才能做到,动物庄园的建设者们,无不视新媒体为大敌,必欲除之而后快;不幸的是,今天仍有众多像卡尔这样的人,一遍遍拾起波兹曼的牙慧,以愚昧大众拯救者的姿态,攻击他们刚获得的新自由。另一个是娱乐是否至死,现在还言之略早。再等几年,它的恶果应该会更明显了吧。现在我们看到的拖延症和普遍焦虑就已经够糟糕了,这锅该不该娱乐和媒体来背呢?我觉得它们得负大部分责任吧。如今的电子信号时代比波兹曼谈的电波信号时代(电报、电视、收音机)强大太多了,完全解除了娱乐的所有物理限制,并持续解除我们的心理警戒。且看我们是否会加速娱乐至死。还需要再往后看。

面对上面说的,普遍反应之一是听天由命——科技进步势不可当,年青一代也在转变习惯,对此只能以宿命论待之。批评这种变化或许有点儿像大挥拳头,虚张声势,或是站在历史的大道上螳臂当车。俗话说得好,最好看开点。最好是接受并充分利用环境,在激流中步履稳健。

但我觉的,存在更好的选择。

我希望只要我们选择,我们仍然可以自由进入沉思默想的生活状态——选择读什么、买什么,选择如何休闲、如何自我提高,放弃空洞的诱惑,保留安静的空间,下决心努力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时可以say no,我们可以有尊严的过完这一生。

《没有思想的世界》: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这本书印证了我的习惯,在互联网时代我需要这样的书来降低自己的速度。互联网科技急于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但生活和习惯仍然是我们的。或许作为社会整体,我们会突然觉醒过来,实施明智的国家政策,保护文化、民主和个人不受这些公司的侵蚀。与此同时,我们也得保护自己。 我们曾自欺欺人,更为关心方便和效率,而不是持久的事物。沉思默想的生活和对文字的全心投入会带来持久的滋养,与此相比,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乐趣转眼就会消失。

《失控》:相对计算机学科,作者说的生物学遗传学更有意思。毕竟二十年前的计算机场景如今已经差不多一一实现,所以从当今的视角看起来已经算不得高明,不过回到1994年的视角难怪惊为天人。“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 现在已经成现实,与其担忧人工智能统治人类不如担忧人变成新的机器人。尼尔·波兹曼和KK对照着看可太有意思了。一个鄙弃碎片一个崇拜碎片。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科技乌托邦,但不觉得科技乌托邦对我而言是好的生活。不过这本书多少缓解了些我不值一提的焦虑,正如题目所说,“失控”也许是个美妙的结局,上帝只给人们能够克服的考验,好好的体验生活吧。喜欢这句翻译:上升之流是一个波浪,是衰退的熵的海洋里微微的上涨,是自身落于自身之上的永不消逝的波峰,且永远处在坍塌的边缘。

「黑塞系列」

包括:《悉达多》《荒原狼》

去年看过《德米安》后就中了黑塞的毒,回溯下可能是我迷茫期的一束光,因为我第一次有意识的发现有人书中写着和我一样的问题。

《悉达多》:悉达多到底悟到了什么?所谓的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荒原狼》:开头好看。看完黑塞的书总是憋半天写不出读书笔记,明明有很多想说的啊!

「中年孤独男子系列」

这系列包括:《斯纳通》《伊凡·伊里奇之死》

这两本看的时候之所以有所感都是因为从中看到了男性的淡漠和孤独感,时常感觉世界上好像只有自己,其他人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没有人关心自己,没人人在乎自己。

就像尼采所说的,我期待一个人,我去寻找那个人,最后,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但我已经不再期待我自己了。

《斯纳通》书中我最喜欢的却是戴夫·马斯特思。附其短暂一生的零星几句话:

一方面,你有工作能力,可是你又太懒,工作不够勤勉,达不到这个世界要你达到的程度。另一方面,你又并不那么懒惰,你又给世人一种印象,一种你很重要的感觉。你并不走运——真的不走运。从你的身上看不到升起的光环,你总是带着副迷茫的表情。在这个世界上,你总是处于成功的边缘,你会被自己的缺点毁掉。所以,你被选中,被挑出来;天意,它的幽默感经常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老天已经把你从这个世界的大嘴里抓出来,安全地放在这儿,放在你的兄弟中间。

他仍然面带微笑,带着恶毒的冷嘲热讽的表情,转向斯通纳。“你也别想逃掉,我的朋友。真的别想。你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单纯的土地的孩子,像你对自己假装的那样?噢,不是。你也在弱者之列——你是个梦想家,一个更疯狂世界的疯子,我们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但没有自己的桑乔,在蓝天下欢跳。你足够聪明——只是比我们共同的朋友聪明一点。但是你有这个瑕疵,那个顽疾。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东西,有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棉花里的象虫,豆荚里的蠕虫,玉米里的穿孔虫。你无法面对它们,你又不会与它们搏斗;因为你太弱了,你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

我们人生中的每个选择都在为最终的死亡形式做铺垫,毕竟,我们和斯通纳一样,还能期待些什么呢?

所以,当他在打造书房的时候,他打算定义的是他自己。当他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的时候,当他看着表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华丽的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他想创造某种可能性的是他自己。

正如书中所说:他已经到了年岁的这种时刻:经常会想到,而且日益强烈,想到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简单得他都没有办法去面对。他发现自己有些迷茫,自己的生活是否值得过下去,是否有过生活。他认为,这是在某个时候所有人都会想的问题。他不知道,这个问题出现在他们心中时,是不是跟出现在自己心中时一样带着这种不具个人色彩的力量。这个问题随之会带来某种伤感,不过这是一种整体的伤感,他想跟自己或者他的特殊命运没有多大关系。他甚至都拿不准,这个问题蹦出来有着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从他变化后的生活中蹦出来的。他相信,这个问题是这些年日积月累中来的,是从各种偶然事件和限制中来的,是从他开始对这些东西的领悟中来的。他从这种可能性中获取一种阴郁和具有讽刺意味的快感,这种可能性就是,他努力获得的小小学问启发自己达到了这样一种认识: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

跟许多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一样,他被某种自己想来只有麻木的东西紧紧抓着,虽然他知道这种感觉里混杂着各种深沉、强烈的感情,乃至都不便承认,因为没法与它们共生。他觉得这是一种公共悲剧的力量,一种恐怖,一种如此无所不在的仇恨,连私人悲剧和个体不幸都被转移成另一种生存状态,而且被那种宏大强化了,这一切都在这种宏大中发生,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坟墓带来的冲击力可能会被周围巨大的荒凉衬托得更加突出。

《椰壳碗外的人生》

这样的传记是能看到人类的希望的。

最后涉及欧洲特性的民族主义的看法惊艳到我了,作者是真正的无国界学者。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的确有限制我们的观点和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尤其近期疫情下的全球更显得民族主义的高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愈发需要精致且严肃地调合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中解放的可能性。可是一想我们现在习惯的生活不过是和平几十年的结果,几十年前冲突才是常态,真的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

「美国宪政系列」

这系列包括: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历史深处的忧虑》《论美国的民主》《费城风云》

《常识》:看完后还真的是常识,前两章《概述政府之起源与构成,并简要评述英国政体》和《论君主制与世袭制》都非常棒。

《历史深处的忧虑》:牛博网上的王老板说,使他走出爱国愤青境界的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那几本书看得我彻夜难眠,激动得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间,你看到了一束光……我无法忘记他就像唠家常一样给我启蒙的时刻,我无法忘记那年冬天我蜷缩在被窝里读书的时刻,我无法忘记望着黑漆漆的夜空忍不住想哭的时刻。”23年前的书,仍然使我熬夜来看。

《论美国的民主》:不想讨论中美制度的优越性,所以这本书我更愿意认为是托尔维克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描述。在讨论民主之前是不是更应该讨论个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想要安全,还是想要自由,是想要繁荣,还是想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主和不民主只是构建这个社会的一个方式,我们愿意从制度上来希望将权力关在笼子中,还是希望无条件的将自己的权力交出去来赌一个未来。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制度是好的,那么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看到向其努力的过程,否则我看不出任何想要改善的希望。

《费城风云》:千想万想没想到这是易中天老师的书。

希望制宪会议中每位对宪法或许还有异议的代表和我一起,就此机会略微怀疑一下自己的一贯正确,宣布我们取得一致,在这个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读到这句时,富兰克林令人尊敬。

《联邦党人文集》: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能!

「三岛由纪夫系列」

这系列包括:《金阁寺》《三岛由纪夫传》

很早就听过三岛由纪夫,但今年才开始看他的作品和传记。

《金阁寺》:美可以委身于任何人,但又不属于任何人。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爱欲与死欲的结合。似乎只有痛苦时才能感受到美,对太了解的东西是没有欲望的,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无法预测才会产生欲望。所以在三岛由纪夫的世界里唯有死亡才是最美的。

《三岛由纪夫传》:非常好看。祖母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性别的错位,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交替,荣耀和平凡的落差,加上再往下追溯的时代的背景,我相信正是大量“不正常”的因素,造就了三岛文学上的天赋。看三岛,也看到了背后时代的日本。而这种“不正常”的结果,是没有先例的,无法用正常的模型来运算,迫不得已只能把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来当做目标,也就是死亡。

「何伟」系列

这系列包括:《江城》《寻路中国》

不是宏大的观察,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本身,我能够更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即便一直像我所说的「人是所经历的一切经验的产物」,但是距离太近往往看不清楚自己。看这系列的书让我尝试着一点一点解析自己的经验,一切都有迹可循,一切都是一些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即便一切显得很脆弱,但是我们仍然有经历过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件后的人民,我们仍然会延续我们的历史。尽管现实的事情有时候依旧令人心烦,但我渐渐放过了自己——在中国没什么东西会永远持续,唯有真实才是永恒的。

《江城》和《寻路中国》相比更加诚恳,更接近作者本身,更好。

「沈从文系列」

这系列包括:《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

下册比上册读起来要难过的多,一度难受得读不下去,读下来觉得沈从文天真的让人心疼,一个不过追求自我的文学人,为什么偏偏要受这种责难。

四年前看《南渡北归》就从里面看过沈从文的介绍,这次系统的将其传记读了一遍,这本传记和传统的传记相比多了很多沈从文心理的变化过程,尤其少年时和建国前后精神异常时,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不安和撕扯,我们在这个程度上都是一样的人。沈从文临终遗言:“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是他这辈子最好的总结。

我和他一样,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有对自己想说的话。

「人生意义系列」

这系列包括:《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的意义》《走出唯一真理观》

《生存还是毁灭》:冷眼细看人的困境,我们会看到一幅令人不悦的图景。然而,强大的生物本能会阻碍我们充分认识人的困境的糟糕程度,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把它成功地抛诸脑后。这是福也是祸。无知是人生的止痛剂,但那些不能充分感受人的困境有多沉重的人,也将是困境向新的世代传播的载体。

一句话:生是坏事,但死也一样。当然,生并非在每个方面都坏,死也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坏。然而,无论生还是死,在一些关键方面都很糟糕。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把存在之钳,恶狠狠地把困境钳在了我们身上。

从宇宙角度看,生命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可以对彼此有意义,但并没有更广阔的本旨和目的。在这个对我们完全漠然的茫茫宇宙中,我们是渺无意味的微尘。我们的生命能够具备的有限意义是短暂而不持久的。

一个人的存在本身是极端偶然之事。一个特定的人——他自己——来到世上的几率微乎其微。一个人来到世上,依赖于一系列偶然之事,包括他/她所有祖代的存在。而即使下至一个人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所有祖代都存在了,这个人本身存在的几率仍然很小。如若这人的父母没有相遇,或相遇了但没有生育,或生育了但生育的时间有一点点不同,这人都不会存在。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会有另一个精子与当月的卵子结合,产生另一个人。

一方面,一个人来到世上的可能性极小,另一方面人生又终将停止,再没有这比更为确定的事。我们有时可以延缓一阵死亡,但从没有全然免死一说。一切(多细胞)有机体,有出世就有离世。我们的这种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不但如此,还可以认为,我们对各种所好之事的那份认真也带有某种荒诞。我们很认真地看待自己,但若退后一步看,我们就会感到不解,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了什么。退后一步,未必要一直退到宇宙视角。不用离那么远,也能看出我们没完没了的劳神费力有某种徒劳的意味,和蹬着转笼的仓鼠没有太大不同。我们生命的一大部分填满了循环往复的凡俗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整个循环持续下去:上班、购物、做饭、吃饭、如厕、睡觉、洗衣、洗碗、还款,还要与不断膨胀的官僚部门打各种交道。

《人生的意义》:非常棒的书,非常有条理,能写出这个题目本身就是莫大的勇气。很短篇的一本书,不到200页,但是却是极有条理的一本书。伊格尔顿像是魔术师一般,从提问开始一层一层分析「人生的意义」这个魔术的原理。是我迄今为止看到过的关于人生意义最好的一本书,教科书级别的书,比《生存还是毁灭》要好。每一段话都想摘录下来,好好抄上个他三五遍。回顾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整个历程差不多伴随着这几本书慢慢形成的:《德米安》、《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时间的秩序》、《斯通纳》、《悉达多》、《伊凡·伊里奇之死》、《生存还是毁灭》。读完感觉整个思路都打通了,非常舒服。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这就为每个个体提供了自主创造意义的可能。如果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倾注进去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走出唯一真理观》:哲学的困难且可怕之处在于,它要求你直面生活与存在的沉重问题,而这可能让你感到既迷茫又压抑。本来是看完《何为良好生活》把这本书捎带看一下,结果这本我反而觉得更好。老头儿看的好像有点儿佛系,看着看着我也隐隐约约觉得老头在糊弄过日子,不过谁说糊弄过日子就不好呢,不过得看怎么糊弄了,糊弄自己可不行?书中关于唯一真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人工智能,教育都写的非常好。

「毛姆系列」

这系列包括:《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人生的枷锁》《刀锋》《作家笔记》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度过了生命的黄金年华之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已为数不多。除了象棋、填字游戏、单机电子游戏,几乎没有一种你一个人就能玩起来的游戏。但是阅读就不一样了,它丝毫不会让你有这种困扰。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除了针线活,但它并不能平复你焦躁的心情——能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你在公共图书馆的那些愉快日子和阅读廉价版图书时的愉快体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人生的枷锁》:看完觉得我和毛姆的感情更深了,总感觉是一路人,但不不免气馁,我是不是在拾人牙慧?人生下来的瞬间便开始带上枷锁,世俗的非世俗的,大多数都是「我」之外的人、物、环境带来的。有的人从没有意识到枷锁的存在,我觉得这样的人最快乐;有的人朦朦胧胧意识到了枷锁的存在,但却没有用氢气再向前一步,这样的人说不上多痛苦,但也许隐约有些遗憾;有的人的一生便是打破枷锁的一生,如本书的主人公;当然还有些人沉迷于将枷锁套在他人身上,这样他的枷锁似乎就少了。

在我看来,一个人仿佛是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一个人所读的书或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一种特殊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

《刀锋》:看了三遍开头终于往下看了,真好看,从拉里看《心理学原理》才开始正题。《刀锋》《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其实写的都是一类故事,无论是拉里,查尔斯还是菲利普,勇敢的反叛,积极的探求内心,敢于放弃一切,这就是这些书上头的原因,做了普通人不敢做的事情,也正是普通人平庸的原因。毛姆真是个讨厌鬼,给人了希望,却更难过了。

《作家笔记》:看完第一感觉是:知道人家为啥能当上作家不?个人的私人笔记是比他作品更能体现这个人的整体。尤其最后一年的总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将死的老人,和《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对比十分有趣。

《爱与黑暗的故事》

不必再赘述犹太人在人类史上的悲惨,奥兹生于1939年,正处于以色列建国前夜,所以奥兹的生活便映射出以色列和犹太民族迪德尔坎坷。《爱与黑暗的故事》演绎出以色列建国前后犹太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冲突和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再现了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从相互尊崇、和平共处到相互仇视、敌对、兵刃相见、冤冤相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出犹太复国主义者、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超级大国等在以色列建国、巴以关系上扮演的不同角色。

有时候不禁想,整个世界,如果你从远方观察,将不会有人知道它持续多久。他们说有朝一日太阳将会隐去,一切将陷于黑暗之中。那么为什么整个历史人与人之间会互相残杀?谁统治克什米尔,或是希伯伦的先人墓,又有什么关系?阿以冲突,宗教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日本之境》

《日本之境》:比《菊与刀》好看多了,没有色情和暴力的日本不是真正的日本。从神话到根性,从婚姻到女性地位,从神圣的母亲到色情文化,病态荒诞高压严苛暴虐有礼节。 最开始的日本神话让我想起龙族,后面看的时候一直在闪现尾野的电视剧,从最完美的离婚到母亲到绝叫到杀人鬼藤子,每一部都压抑到想杀人,其中几部真的杀了,却觉得尾野好可怜。

《与神对话1》

虽然作者神神道道的,虽然现在表面上我们看上去非常多元化,虽然没有人或者组织明面上限制每个人想什么,但实际的体验却是不得不接受一致性。这系列的三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打破这种一致性。

现代人痛苦的部分根源还在于社会的压力。众多道德观念、制度规范都会对个体施加约束,但这并不是个人焦虑感的来源。个人的焦灼更多地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指责。

我觉得人生任务之一就是,一边拆解社会强加在你身上的东西,一边建构令你内心舒服的体系。

你无法改变外在的事件(因为那是由许多人创造出来的,而你的意识尚未成熟,不足以单独地改变那些被集体地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你必须改变内在的经验。这是成为大师的生活之路。

你是你自己的裁决者。你设定行为规范。你过去和现在做得有多好,由你自己说了算。因为只有你才能确定你的真实身份和本质——以及你的理想身份。而且你是唯一能够评判你的所作所为的人。

你可以选择各种人物、地点和事件,选择各种条件和环境、难题和障碍、机会和选项,用这些来创造你的经验。你可以为你的调色板选择颜料,为你的箱子选择工具,为你的店铺选择机器。你用这些来创造什么是你的事。生活也是这样。

这个世界也没有随机的选择,或者所谓的命运。

如果连雪花的形状也极其完美,难道你认为像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的东西反倒不完美了吗?

所以作者传达给我的意思是:「我」就是「神」。一定程度上,宇宙间除了你别无所有。

《软技能》

之后有程序员朋友让我给他们推荐书的话,这本是第一本。可谓软件开发工程师的《何为良好生活》。书中写了更加积极正向、美好舒适的各种要素——工作、学习、健体、修身,打理自己的钱财,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于如何提高自己在业界的知名度从一介寂寂无名的小卒成长为鼎鼎有名的大神,如何让自己的博客文章受万人追捧,如何让我们中一些人为之谈虎色变的面试变得轻松简单,唾手可得……

《好人宋没用》

比起《好人宋没用》,我更喜欢用《普通人宋没用》,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单个的人构成生活。很多很多人的生活,构成了时代。一个个时代,就构成了历史。人是历史的目的。人是起点,也是终点。

宋没用是被历史遗忘名字的小人物,是被时代筛漏了的小人物。父母称她“没用”,子女也认定她“没用”。而作者想写的,正是这么个“没用”的人,如何随波逐流,苟且存命,如何忍耐巨大的苦难,穿过死荫的幽谷,如何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经历最壮阔的内心风景。

宋没用属于刻板印象中的中国传统妇女。这个群体让人联想到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等词汇,这些词汇却也使得她们形象浑浊。她们是生活的配角,往往也是文学的配角。现当代中文作品中闪闪发光的女性,多是鲜活多汁、泼辣生风、敢于冒犯禁忌的。而作者想写的“中国传统妇女”,并非所谓典型形象,而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我的母亲,姥姥,奶奶都是这样的人,善良、敏感、心地柔软。

《维特根斯坦传》

今年最喜欢的一个人,先是看到维特根斯坦说的这么一句话。

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觉得一击命中。

维特根斯坦 = 魏宁格 + 叔本华《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 罗素《数学原理》 + 托尔斯泰《福音书摘要》 +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 斯宾诺莎 + 康德 + 休谟 + 弗雷格 + 莱布尼茨 + 玻尔兹曼 + 赫兹 + 斯宾格勒 + 维特根斯坦

以上是废话,维特更斯坦就是维特根斯坦。

《椰壳碗外的人生》、《人生的意义》、《走出唯一真理观》、《刀锋》(有人说《刀锋》里的拉里的主人公和维特根斯坦有些像)这四本书我都非常喜欢,不约而同都提到了他,但我在之前是没听过这个名字的,所以对他特别感兴趣。

他写《逻辑哲学论》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的人们深陷形而上学的迷雾,需要用逻辑来规范世界;而后来他又意识到将世界纳入逻辑会导致简单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于是他写了《哲学研究》来提醒人们语言及生活的复杂性。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他追求的始终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只是对“好”这个定义,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思考罢了。同样,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明晰性的追求,在前期他企图通过理论框架来达到,而在后期他则通过对每一个特殊语境的设定来达到,两者在形式上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在从内部为语言划定范围,从而为信仰留出余地(康德曾写道,“我发现否定知识,而为信仰留下余地是必要的”,在这点上,维特根斯坦和他的确很像)。

通过他知道哲学的谜题是其实是一种语法误用和误解的结果,所需的不是解答,而是消解。而消解这些问题的方法不在于构建新的理论,而在于收集我们已然知晓的东西的线索。在哲学中我们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建造一栋房子。甚至也不是奠定一栋房子的地基。我们仅仅“收拾屋子”。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我们永远不达到基本命题;我们到达使我们停止再提问的语言的边界。我们不达到事物的底部,而是触到一个我们不能再前进的地方,一个我们不能再提问的地方。真正诚实地思考或试图思考你的生活或其他人的生活——如果这么做是可能的话——还要更困难。而麻烦是,思考这些事情不令人战栗,常常倒彻头彻尾地令人厌恶。而令人厌恶的思考是最重要的。

感谢维特根斯坦,我至此好像能看懂一些哲学了。

「女性系列」

这系列包括:《厌女》《女性贫困》《绝叫》

《厌女》:这是这几本书里面唯一一本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的书。“由于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这也是今年感触比较大的地方,就是跳出来看我所处的环境和生活,很多理所应当的事情反而那么怪异。

《女性贫困》:贫穷的击鼓传花,不仅仅女性存在这个问题,但女性问题更严重。

《绝叫》:先看了书,又看了剧,尾野的演技真的太好了,从《最完美的离婚》到《杀人鬼藤子》再到这本《绝叫》,每一个女主人公都把内心的波动演出来了。很多人把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归结于一个单一方面的因素,其实细究起来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到根本不可能究其全貌,但一旦开始尝试追溯问题的所有因素时,也就进入了「我」的领域。

还有《82年生的金智英》《坡道上的家》《她身之欲》《工厂女孩》,东亚都有同样的问题。女性在社会角色中天生的弱势,是女人你免不了要结婚,结婚忙于家务似乎是女性的天职,结婚后免不了要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天性会让你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所以,女性因为婚育而处于天然的弱势,男性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占了这个便宜。真是讨厌。

《卡尔.马克思》

作者实在是太牛逼了。就是那种一边看一遍“卧槽,牛逼”,马克思牛逼,作者也牛逼。二十年的灌顶一直不敢看马克思,怕走火入魔,但以赛亚·伯林实在太厉害了,尤其”精神“的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章,我接触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已经大相径庭,个人和社会的力量颠倒,启蒙运动的产物反而反对浪漫主义。但历史唯物主义真的让人容易上头,革命的诱惑太大了。

「不能说系列」

这系列包括:《秧歌》《夹边沟记事》《芙蓉镇》

《秧歌》:张爱玲今年诞辰100周年,这本意外看到出乎意料的好。整本书都笼罩着“饿”的阴影下。

《芙蓉镇》:写的真好,把文革的荒谬展现的淋漓尽致。时常和友人叹气下次运动来临的时候,我是什么角色?李国香吗?应该不会,我没有舅舅当领导,我也不热衷权力;胡玉音吗?有可能,不过我应该忍受不了那么久;秦书田吗?到是我理想中的角色,起起伏伏不过是历史进程的一个片段,风物长宜放眼知量;谷燕山吗?黎满庚吗?王秋蛇吗?真是有意思,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要考虑这个问题。希望到时候我被我讨厌的人举报,千万不要是我自认为信任的朋友们啊,我会很难过的。

《夹边沟记事》:不知道因为什么他妈的有关政策,我不能评价,但这不妨碍我认为它是本好书。

《球状闪电》

就不说大质子大电子了,摘抄文章开头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有的时候不用想那么多的。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当下的幸福》

真好!想说的很多话都在里面,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每个人出生都是一些大小差不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的光团,开始接收外面的信息,这些东西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我」。

里面关于友谊的这段话特别好:

如果友谊只是消除自我不安全感的手段,那么它虽然还是能给人快乐,却不具有乐趣的作用,也无法帮助成长。例如,酒肉朋友在全世界的小社区中都很常见,成年男性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在酒店、小酒馆、餐厅、茶艺馆、咖啡厅、啤酒屋的欢乐气氛下,借打牌、掷飞镖、下棋消磨时间,或一边拌嘴、互相嘲弄。每个人都对别人的观念和癖好付出注意力,并由此互相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这种社交方式只是模拟友谊,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友谊。每个人偶尔花一天嚼舌根,都会觉得有趣,但很多人却变得极端依赖每天肤浅的接触。

与同侪为伴的经验跟所有其他活动一样,可分成不同的层次:最低的层次最简单,但只是暂时摒除混沌、制造快乐的一种方法;最高层次则能带来高度的乐趣与成长。

最强烈的体验也是在亲密友谊之中产生的。亚里士多德曾说:“纵使拥有世上所有的宝物,如果没有友谊,也没有人能活得下去。”指的就是这样的关系。从一对一的友谊中得到乐趣,需要心流活动的全部条件。不但要有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回馈(这些在一般酒吧或鸡尾酒会上的互动也能提供),更需要从共处中发掘新的挑战。这也许只是一天比一天更了解朋友,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也渐渐崭露自己的独特之处。跟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和思想,可谓是人间至乐。这些条件虽然乍看很普通,事实上却需要大量的注意力、开放的态度和敏锐的感觉。现实生活中,在友谊上投注这么多精神能量的实例却少得可怜,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付出这么多精力和时间。

《时代的精神状况》

如果抱怨个人的负担太重,或者抱怨那些应该加以改变的环境条件,都是毫无用处的。对于环境条件的有效影响只能来自一定类型的个体自我。如果我只是等待环境的变化给我造成我所能主动而为的事情,那么我就是对我自己的可能性不忠。如果我把那本属于我自己的责任加诸另一个人,我就是在逃避我的职责。只有当我自己成为我所能成为的一切,这另一个人也才可能蓬勃发展。

在文艺复兴之前,在存在主义之前,在怀疑主义之前,人们是不会思考存在问题的,人们认识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然而现在各种哲学的兴起和各类学科的发展,人们必须面对变化带来的问题,也就是思想和存在的一致问题。这就给一些人带来了疑惑,甚至痛苦,比如我,因为最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由生活经验得出一个推论:我并不是「我」,我的组成是我经历的一切组成的,所以「我」是否存在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不得不承认我活动的结果不是取决于我自身,而是取决于总的环境条件,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结论,对于接受了长久的机械马克思教育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蔓延开来,尤其是如今机器和互联网的兴起导致底层规则的掩盖,让人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如此之多的变量。

这一度困扰了我。

所以我打算从开始来追溯自己,我的父母,我父母的历史,我生活的村庄的现状历史,我受到的教育,我所在社会的氛围,我感受到的文化,政治在我身上的作用。但当我踏上了这条真实道路时,我就遭遇到一种自相矛盾的情况:我想要把握总体的原初冲动先已注定了要彻底失败,因为整体有被分解为片断的必然趋势,犹如被分解为零散的光点和星座,而我则试图倒过来以这些光点和星座再造一个整体。而且我永远不可能从非我的角度来看我,所以我注定最多能获取到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

但只要人开始对自身有充分的意识,生活秩序的界限就会变得明显起来。我把「我」比作修真小说中的金丹和元婴,当我认识到他的存在的时候,我会或多或少感觉到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能量的输入与输出。

「哲学家系列」

这个系列包括:《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福柯的生死爱欲》,还有牛津通识的一系列小书:《马基雅维里》《笛卡尔》《尼采》《叔本华》《康德》《罗素》《黑格尔》《休谟》

今年最开心的是能够读懂哲学了,没有一种哲学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没有人能知道这个世界全部的东西,我的花开出了最难也最令我就开心的一片花瓣。

真实世界=认知模型+模型未捕获信息=人的认知+人对认知模型的理解偏差+模型未捕获信息。

人能认识到世界包含了模型的偏见和自己的偏见,自己的偏见可以通过学习或者引入数学逻辑等方法降低,但模型的偏见就不好降低。而大多数人又都是通过单一模型来认识世界的,导致欠拟合。如何降低模型偏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多个独立模型来认识这个世界,想起我之前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不要担心你暴露在某一个偏见中,而要担心你暴露在不够多的偏见中。从模型的角度来说,单一模型的偏见/未捕获信息会被多个模型各自独立的部分抵消/覆盖掉,实现更全面立体的认识。

进而不难得出:完美模型=独立模型1+独立模型2+……+独立模型N,但模型永远只能处于接近完美但不是真正完美的状态,因为总有未知,哪怕能计算出所有的模型,恐怕也超出了地球的算力。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尤其现在这个单一模型大行其道的氛围中,更多的见识与开拓眼界会有助于发现世界的复杂与累计更多的经验,而更开放的视角可以让自己发现更多贴合事实的综合模型。

《苏菲的世界》:苏菲的桥段设计的简直太好了,一下子把存在的矛盾拖出来了。2013.07.03第一次看这本书还几乎看不懂,7年后已经差不多都能理解了,津津有味,为自己的成长开心。

看《西方哲学史》结合网上一些资料做了笔记:

《你的夏天还好吗》

“暴热和雨季在继续。大雨持续了十天,仿佛要吞没世界。反正我们只能忍受,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所有人都在坚强地支撑。”《水中的歌利亚》是最特别的一篇,这句也基本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了。 每篇都很好,都是东亚高压下普通人最直接的感触,社会性的压迫和作为最普通人的轻微反抗。

段落结尾的处理和萨拉马戈很像,都是啰里啰嗦半天,然后结尾突然一反转,比如 xxx几百字。几个月后,龙大得知明华患了胃癌。

最喜欢的反而是《一天的轴》: 农历新年想吃年糕汤,十五想吃野菜,中秋想吃松糕,生日想喝海带汤,冬至想喝红豆粥。只有这样,肠胃才感觉舒服,身体才接受新的季节。有时因为太过清晰,反而显得过分。不仅要祭祖,还要祭自己。

越是这样,越是难过。

《复杂生命的起源》

我重新理解了进化论,让我破除了秩序的神秘感。

先看地球演化的一个大的方向:45亿年前,地球生成,当时的世界是一个类似于当代地球的水世界,生命已经产生 -> 38亿年前太阳系的大规模对轰停止 -> 距今35亿年生命学会了光合作用 -> 35亿~32亿年前,细菌已经发展出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形式,包括各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22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松开了闸门,容许演化产生更大的复杂度 -> 出现了休伦冰期(第一次雪球地球) -> 距今18亿到8亿年,无聊的十亿年 -> 在大约10亿年前,地球都是一口细菌繁盛的大锅 -> 距今8亿年左右出现了第二次雪球地球,也就是成冰纪大冰期 -> 5.41亿年前的寒武纪初期生命大爆发 -> 3.8亿年前陆生脊椎动物产生 -> 2.3到0.65亿年期间恐龙主宰地球 -> 200万年前人类诞生。

再看书里的复杂生命起源可能的一个过程:深海碱性热液喷口 -> 天然质子梯度使氢气和二氧化碳繁盛反应(化学渗透机制) -> 驱动最初的碳代谢和能量代谢 -> 形成包括DNA、RNA和蛋白质在内的复杂聚合物 -> 露卡 -> 细菌和古菌 -> 细胞演化出了主动离子泵和现代型细胞膜 -> 古菌宿主细胞和后来变成线粒体的细菌之间的内共生事件,而且只发生过一次 -> 复杂真核细胞,20亿~15亿年前出现,蛋白纳米机器驱动,由数以千计的新基因编码 -> 疯狂的演化。

《碎片》

去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后遗症。

没寄出的信,没出版的小说,没道明的身份。

关于女性,关于书,关于作者,关于读者,关于虚构,关于那不勒斯,关于“碎片”,关于“旋涡”。

城区的模板,孩子的眼睛,迷宫一样的城市,爱的作用,折磨人的管家,还有落在童年之上的雨,包法利夫人的拳头。

变化的时代,想要消失的女性,界限的消失,自我的消失,完整的“自我”。

埃莱娜·费兰特、简·奥斯丁、弗吉尼亚·伍尔夫、艾尔莎·莫兰黛、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还有爱丽丝·门罗,女性作家终于形成了一份很长的名单。

“我感觉自己有些出息了,我们可以笑一笑了。” “只有那些爱我们的人,恨我们的人,或对我们爱恨交织的人,才能够把组成我们的无数碎片拼凑在一起。”

《苏东坡新传》

这也是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系统性的问题和个人理想的矛盾,溯其一生,早早就望到了结局。

苏母燃,“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读到江城子仍觉凄凉,初中的时候读到这篇就觉凄凉,如今读到仍能感到一股凄凉不知道从哪钻进来。

精神之孤独,“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浪漫主义的根源》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了些力量,非常非常赞同我们是两个世界也就是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的产物,“身上携带的观念都是纠缠一团的矛盾”,没有终极答案。

最后好感动,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我们现在比以前了解得更多。我们的祖先不知道怎样才快乐,但我们知道得多些。我们没有全部知道,但我们知道得多些,我们的后代将知道得更多。没有人知道我们是否会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达到长治久安、人类的一切愿望得到和谐的实践这一目标。

但是,这种理想并不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