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202009读书

2020-09-25


不好意思,我这个月爆发了,因为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准备今年提前实现。

《秧歌》

张爱玲今年诞辰100周年,这本意外看到出乎意料的好。整本书都笼罩着“饿”的阴影下,各位想过饥荒来临该咋办吗?还能保持现在的“体面”吗?

《球状闪电》

就不说大质子大电子了,摘抄文章开头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几乎可以作为形而上学的终点了。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阴翳礼赞》

这本书把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全黑了一遍,还顺便黑了英国人和俄国人。俄国人:西方世界最脏乱差的民族。

和英国那位Gossip Girl嘴一样毒。

《西方哲学史》

这本终于看完了,有《苏菲的世界》打基础读这本还是有点儿吃力。配合着看了牛津通识的一些书,还得多看几遍,至少对整个西方的哲学史串起来了。

《诗翁彼豆故事集》

《哈利波特》死圣里提到的那本书,太逗了,魔法世界套童话。

《夹边沟记事》

新的禁书,里面的人太惨了,活着真真儿的就成了一种痛苦,无法想象这才是过了几十年,繁荣和和平掩盖了太多的问题。

《鹅城人物志》

写的太好了。

《水浒传》九十六万字,百二十回,从小到大,看过这多遍,通篇只记得一句话。

看《鹅城人物志》发现也有提到,再读一遍还是有滋有味儿。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
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写的太好了。

《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真的是才气逼人,翻译的也好,每段话都美的像北京的秋天。

最后一段主题升华:

他说:“如果最后的目的地只能是地狱城,那么一切都没有用,在那个城市的底下,我们将被海潮卷进越来越紧的旋涡。”

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即便真的在地狱,那么也要找到非地狱的人和物,这是我能做的。

《桑切斯的孩子们》

本来是社会学著作,但是我更愿意把它作为长篇小说。如果有神的存在,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我更相信宗教是情感的寄托。

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下面,显得太过渺小。

《疯狂实验史》

有趣的科普书,可以看到现在这个世界形成的一个层面的脉络。

《福柯的生死爱欲》

最初了解这个光头是《规训与惩罚》里「全景监狱」的描述,在我之前写的《奥威尔和赫胥黎》谁对了里面也提到过: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 里提到的“全景监狱”概念,这个概念被很多人用来比喻成互联网时代――在监狱中,监视者身处中心位置的暸望塔,能够观察到所有的动静,而犯人看不见他们,他们只能假定监视者的存在,就像人们无从知道自己的互联网隐私是怎么回事。

看完觉得他是沿着尼采的路走过来的,亲自验证超人理念,不过用了不同的方式。

《作家笔记》

看完第一感觉是:知道人家为啥能当上作家不?个人的私人笔记是比他作品更能体现这个人的整体。

尤其最后一年的总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将死的老人,和《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对比十分有趣。

《巨匠与杰作》

Gossip Girl落实!这本和《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很像,但嘴更毒,最后在一个聚会非常好。

简·奥斯丁,是一位不会穿衣服的乡巴佬。巴尔扎克一次他吃下了“一百个牡蛎、十二个炸肉饼、一只鸭子、一对鹌鹑、一条舌鳎、许多糖果,还有十几只梨”。还说了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弗洛伊德,梅尔维尔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坏话。仅仅凭梅尔维尔对男性外貌的细腻描写和艾米莉没有男朋友,毛姆就断定这是两个压抑的同性恋。

最后一章颇有意思,毛姆虚构了一场上流社会的交际酒会,所有被他毒舌过的人悉数到场,觥筹交错,言笑晏晏。好玩儿。

《当下的幸福》

真好!想说的很多话都在里面,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每个人出生都是一些大小差不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的光团,开始接收外面的信息,这些东西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我」。

《倾城之恋》

白流苏和范柳原意外遇见,彼此吸引,彼此较量。

他们站在那堵墙下,范柳原和白流苏说: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这堵墙下遇见,那么,也许我会有一点点爱你,你也会有一点点爱我。

经历太多,他们都感到无力。

《女性贫困》

这本书和下一本《绝叫》可以一起看,贫穷的击鼓传花,不仅仅女性,但女性问题更严重。

《绝叫》

先看了书,又看了剧,尾野的演技真的太好了,从《最完美的离婚》到《杀人鬼藤子》再到这本《绝叫》,每一个女主人公都把内心的波动演出来了。

很多人把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归结于一个单一方面的因素,其实细究起来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到根本不可能究其全貌,但一旦开始尝试追溯问题的所有因素时,也就进入了「我」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