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202010读书

2020-10-27


《我们的防火墙》

好看,讲理就该这么有理有据,有点儿马基雅维里的意思。

用新的方式思考问题后,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政府各种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之前一直是认为为了人民的幸福,后来搞清楚政府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后,很多疑惑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时代的精神状况》

如果抱怨个人的负担太重,或者抱怨那些应该加以改变的环境条件,都是毫无用处的。对于环境条件的有效影响只能来自一定类型的个体自我。如果我只是等待环境的变化给我造成我所能主动而为的事情,那么我就是对我自己的可能性不忠。如果我把那本属于我自己的责任加诸另一个人,我就是在逃避我的职责。只有当我自己成为我所能成为的一切,这另一个人也才可能蓬勃发展。

《秋水堂论金瓶梅》

听格子说起田晓菲才看这本书,写的的确是好,但是对这样的解读另一本书总觉得过度,还是自己来读自己感悟比较好,不然先入为主没啥意思。

不过这个角度的确是好,中年人的爱欲情仇才是我们经验的世界,红楼梦相对来说太单纯太美好了。

《蟹工船》

日本共产党规模就和闹着玩儿一样,跑步时听轻阅读的时候听说的这本书,母亲送鸡蛋的片段很感动。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看,任何战争宣传的文艺作品最终归属有且只有一个:反战。脱离这一主题的就要注意了。

《维多利亚女王》

  1. 克拉克医生太逗了,天天误诊,放在天朝脑袋早掉了。
  2. 阿尔伯特真是个好男人,但好男人也要锻炼好身体。
  3. 1897年,阿道夫·希特勒那年8岁,正在不太认真地考虑成为一名牧师。贝尼托·墨索里尼13岁,正在反抗负责教育他的僧侣,欺负其他同学,以及通过用砖头反复殴打自己唯一的朋友来取乐。约瑟夫·斯大林18岁,正在接受成为俄国东正教牧师的训练——而且与威廉一样,他的左臂也有畸形,他会试图在肖像画中加以掩饰。这些自大狂妄的未来领导人在英国和美国的对手们也在接受政治和战争的训练。在维多利亚举行钻禧庆典时,富兰克林·D.罗斯福15岁,是一家圣公会寄宿学校的好学生,正准备前往哈佛大学求学。温斯顿·丘吉尔22岁,正在参加战争和报道战争之间来回摇摆。28岁的内维尔·张伯伦是一名成功的船舶制造商。

横向的历史分析非常有意思,这就叫时代,由点成线。

《亲密关系》

有时候踏踏实实的吃透一本严谨科学的学术著作,就已经胜过看无数本无聊琐碎的情感鸡汤畅销书了。

当下的幸福相当大一部分取决于亲密关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亲密关系。

《珍宝岛》

群里提到的一本书,和之前看过徐童的纪录片,一样好

像《鹅城人物志》,一个人物引出一个人物来,不过比鹅城更黑暗,更贴近底层,而我从不怀疑其真实性,这的确是中国的一个角度,一个不被主旋律承认的角度。

又像耶日·科辛斯基的《被涂污的鸟》和《暗室手册》,黑色,荒诞,不想相信这是真实的。

《士兵突击》

重刷书和剧,第一次看这本书在初中,当时对战争题材特别感兴趣,从地摊上买10块钱一本的盗版书,有一次买到一本叫《突击王》的书,内容出人意料的好看,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本盗版书叫《士兵突击》。

有时候,活得的确有些太复杂了。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可逆的,复杂到简单的转化很有可能是自欺欺人。

《自私的皮球》

看了辉格的多篇博客看了他的第一本书,中间一度觉得无聊,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最后一部分思想背景对我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不在泥潭里挣扎,不处于那种无力思考和言说,不知该如何摆放自己心智的那种状态,尤其是我们相同的职业经历,让人有了坐标。

《回归故里》

这个月看过最好的一本书。

作者相当坦诚,加上社会学和哲学的背景,这本书读起来共鸣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被组成自己的部分同化就是不断地和那部分挣扎。挣扎时,人一边想变成自己本来的样子一边拒绝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社会规则不停得进行着“淘汰”,被淘汰的人和进入下一关的人没有高下之分,都令人觉着可怜。

若被感动了,也许是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弱者的武器》

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有: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等。现在的大部分996青年只能用摸鱼和躺倒来对抗。《倦怠社会》里也说到,现在已经不是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他们成为自身的雇主。在功绩社会,工作和绩效的过度化日益严重,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种剥削比外在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

很多人可能疑惑的是:现在连反抗都不知道该反抗谁。

法医秦明系列

BMsZUP.png

把秦明的国产无脑推理系列都看完了,真休闲,像在空无一人的海边。

好久没去海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