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o

2021读书总结

2021-12-22


今年坚持的比较好的就是每个月底把读书总结发到了公众号上,虽然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人看,不过也算给自己定个目标,能在日常看完书多写书评,捎带能带给其他人一些帮助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话不多少,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2021年度十佳

十佳有几本落选了,我其实纠结了很久的,你们千万不要怪我。

注:以下排名不分前后。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作者:肖斯塔科维奇、所罗门·伏尔科夫

看的时候快乐,难过,心酸,愤怒各种情绪交替,搜他的音乐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很早就开始听他的《第二圆舞曲》了,通篇没有章节的神吐槽,能想象斯大林死后他终于长舒一口气可以把自己几十年的吐槽说出来了,但是恐惧依然在,所以只能在自己死后让别人看到这些吐槽。

颠僧这个形象太贴切了,想起了沈从文,但比沈幸运多了,他们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个人质,一个被判了罪的人。这种恐惧有时强些,有时淡些,但从来没有消失过。整个国家成了一所无路可逃的大监狱。

若要保住某件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它。爱得太过的东西容易毁灭。要冷眼对待一切,特别是你心爱的事物。那样,它们生存的机会反而会多一些。

看着太心酸了。

《重走》

作者:杨潇

五年前第一次读《南渡北归》带给我一样的心情,人们怀念着联大师生对学术自由的捍卫,怀念他们对知识和教养的尊重,怀念他们的理想主义。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这本加上了作者自己徒步的内容,用了蒙太奇的手法,一路和徐霞客、吴三桂、林则徐、红军、联大以及各种历史人物在时空上的交叉交流,加上自己观察验证思考,走过了迷人的一段路。

学生们从这条简单的路后来通往了更复杂的世界,而作者带着我们企图从复杂回到这种简单,说到底,我们都是疏离又渴望产生联系的人。

《邓小平时代》

作者:傅高义

小时候玩游戏叫《龙战士4》,其中说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光之柱,虚幻者会影响周围的人的光之柱,将它们融合,形成一股潮流,这股潮流会随虚幻者而动,亦随虚幻者而止。光之柱可以理解成命运,肩负着越大的责任或有着越强大的力量,他的光之柱就越强大,强大到融合周边人们的命运。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有的人身上有,有的人没有;小孩身上多,大人身上少;女人身上多,男人身上少;有些人本来有,却慢慢没了;消失的绝不会生长出来。

而邓小平,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大的光之柱,我们都被裹挟其中,向未来走去。

《离婚》

作者:老舍

老舍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一本小说,的确好,比《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要丰满好多。这个版本封面也好玩儿,背景图是丁二爷的鸟笼子,描述是「苦闷哪分什么年代」。开头一句「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直接吊足了胃口。要是没有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这是现代小说我也信。看完了不过瘾周末把电视剧也看完了,葛优演的可真好,99年的时候,牛莉和陶虹也真漂亮,电视剧改编了一些,尤其是妇女运动和马家儿子回来说革命那一段真能黑。说起来老舍可是真能黑别人,黑男女,黑地域,黑公务员,连革命也要黑一黑:「四十以上的都要杀掉」。

这不,黑着黑着,书中的老李,书外的老舍,书中的回到了乡下不和你们玩儿了,书外的跳到了太平湖,也不和你们玩儿了。

《热锅上的家庭》

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卡尔·惠特克

太棒了,和去年看《当下的幸福》带给我的感受差不多,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有脉络可循。和我一直的看法一致,心理问题大多数不是解决个人问题就能处理的,更多的是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而这本书中就讲了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时,个人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理,从而衍生出「家庭治疗」这个概念。选择配偶很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决定相互斯守不只是两个个体的抉择而已,这些抉择是在两人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个过程比他们当中任何一方都有力量得多。这种抉择将两个生命不可思议地“准确”结合在了一起他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不论快乐或痛苦,他们生命的意义都由此抉择所总结。

《虚无时代》

作者:彼得·沃森

味道极其鲜美但老道的大杂烩。

虽然是大杂烩,但是每种味道都特别鲜明,仔细辨别能尝到每种食材的味道,每种味道合起来又有不同的味道。

即便所有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此时我们仍然会感到,对于有关生活的问题,人们尚未初窥门径。

《中国女工》

作者:潘毅

这本书我怀疑不久后就要被下架了,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跨国资本和家庭父权制对于女性的压迫,这三者联手创造出一种以阶级、性别,以及城乡差别为基础的特殊劳动剥削形式。而我们日常官方导向的只有跨国资本,二元式的问题原因让我觉得自己被当成了蠢货。

想起《山海情》里西海固的女青年被送往沿海当女工,我想着是她们后来怎么样了。

这本书是我今年新加的「看见女性写作」群里接受的安利,翻了翻今年看了不少相关的书,也许会写一篇单独的总结出来。

《偏见的本质》

作者:戈登·奥尔波特

看完也想不到这是50多年前出版的书,从发展心理学引申到社会心理学,结合教育心理学附着了大量的案例。

偏见,在其心理学意义上意味着过度概括的负面判断。人性中自然而正常的本能使他们易于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这些都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错误的泛化和敌意是人类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人类珍视自身的存在模式,并且相应地贬低(或主动攻击)那些看上去会威胁到人类的价值观的事物。泛化出的标签是非常显眼和强大的。它们往往会阻碍其他分类的形成,甚至会阻止交叉分类的形成。任何减轻偏见的方案中都必须包括大量的语义治疗。

看的过程一直反思自己的替罪羊想法,今天又下意识的想要把错误归到他人身上时,好好反思了一下。总的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接纳每一种方法论。因为每一种方法论都有其独到之处。它们无一是排他的,也无法单独成为偏见研究的指导方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对于所有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偏见”而言,多重因果关系总是普遍的规律。所以不要担心自己暴露在某一个偏见中,而要担心自己暴露在不够多的偏见中,而最便宜而且最高效的方法就是阅读,边观察边思考。

《萨宁》

作者:阿尔志跋绥夫

萨宁和尤里很可能是作者的两个拆出来的性格,有意识地抛弃了那些最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观念之后又如何能赋予琐事以意义呢,所以书中想不明白的都自杀了,活的比较好的反而是从来不用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残酷吧,除了蠢货扎鲁丁。所以萨宁在里面格格不入,不算“纯洁”的必须自杀的那一拨儿,也不算“堕落”的纵情声色那一拨,除了自己以为的人事都是没有意义的。

萨宁说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愚蠢”和“无聊”,好像也挺没意思的。

《上学记》

作者:何兆武(口述) 、文靖

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就说不喜欢,没关系的。如果和何先生能做同学,想必很合得来吧,胸无大志,厌恶政治,排斥绝对化和纯粹化,无目的的读书,都是三流的废物。

幸福是圣洁,是目高目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

金岳霖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学哲学,王浩答道:“我想解决人生问题。”金岳霖先生接下去又问:“那么你解决了没有?”他说:“还没有。”

问他为什么不写1949之后的事情,他笑了笑。

2021读书数据分析

始于《洛克》,终于《逆流》。

每年

序号从1029到了1213,读了185本,去年应该是无法突破的了,不过也是历史上第二高了。

每月

发现每年的趋势很像,二月、四月到六月、十月到11月,这几个月都比较低,有意思。

国家

中:57、美:45、英:28、日:19、法:8、俄:7。

和每年的占比差不多,有变化的是今年法国超过5本了。

其他包括德:4,白俄:2,奥地利:2,意:2,墨西哥:2,瑞典:2,比利时:2,伊拉克:1,韩:1,意大利:1,罗马尼亚:1,荷:1,印:1。

分类

小说:51、社会学:29、传记:16、哲学:11、历史:11、随笔:10、心理学:9、科普:6、经济学:5。

小说还是第一,对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哲学都还是很感兴趣。

其他包括:计算机:4、散文:4、纪实:4、人类学:3、政治学:3、童话:2、剧本:2、摄影:2、文学理论:1、艺术史:1、方法论:1、表演:1、绘本:1、科幻:1、非虚构:1、互联网:1、刑侦:1、回忆录:1、鸡汤:1、书信:1、建筑:1、物理学:1。

豆瓣上多了一个女性的分类,下面详细说一下。

女性相关

今年八月开始加了麦霸建的「看见女性写作」的群,发现之前也一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打卡要求有这三个:

(一)女性故事(如传记等非虚构,作者不限性别); (二)性别议题(非虚构,作者不限性别); (三)女性作者(虚构/非虚构皆可)。

那么我的统计范围也收敛在这三个里。

还有几本是男性写的女性故事,比如《苔丝》和《变形的陶醉》,群主说不行那我就不统计了。

上面三个加起来一共看了56本,占比30%。接下来写一篇专门总结这个的。

评分

比去年优化了一点是五星给的更谨慎了。

《刻意练习》《心的力量》《蜗牛食堂》《蒋纬国口述自传》这四本给了一星,看的时候心理非常不适。

31本五星:

时长

网易蜗牛:

我自己统计的是看了128本合计11998分钟,和网易蜗牛差不多,比去年的31248分钟已经降低了很多,今年很多都是看的pdf,epub之类。

平均每本的阅读时间是94分钟,时间最长的是《虚无时代》,看了429分钟,果然这本也是我今年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

阅读时长统计分布(min):

两个小时之内看完的书已经超过了70%,现在很多书里某些章节都是废话,都直接翻过去了。

字数

记录了129本书的字数,合计15975564个字,平均每本12.4万字,去年平均每本17.8万字,今年看了很多小薄本。

10w以下的书已经占了一半,字数最少的是《温暖的怪兽》,一本回本,只有10728字,字数最多的是《崩盘》。

今年超过40万的大部头只看了3本,分别是:

2021「看见女性写作」

今年八月开始加了麦霸建的「看见女性写作」的群,发现之前也一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打卡要求有这三个:

那么我的统计范围也收敛在这三个里。

还有几本是男性写的女性故事,比如哈代的《苔丝》和茨威格的《变形的陶醉》,我觉得写的非常精彩,群主说不行那我就不统计了。

上面三个加起来一共看了56本,占比今年看的总数的30%。

清单

值得推荐的我标了星星

(一)女性故事(如传记等非虚构,作者不限性别)

(二)性别议题(非虚构,作者不限性别)

(三)女性作者(虚构/非虚构皆可)

女性作家

很多我之前一直以为是男性写的,比如《中国女工》、《解密Instagram》、《仿制药的真相》、《抑郁症》、《印度青年狂想曲》。之前很难想象会有女性写出这样的问题,我的认知迭代了(述职后遗症)。

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性作家,比如华人的张纯如、豆豆、方方(只说文学,政治无关,防杠专用,杠精散去)、陆茵茵、郝景芳、黄丽群、东来、孙惠芬、潘毅。

海外的赛琳娜·黑斯廷斯、莉迪亚·弗莱姆、阿什利·米尔斯、莎拉·弗莱尔、司妮达·普拉姆、 阿列克谢耶维奇、玛格丽特·杜拉斯、埃莱娜·费兰特、小川糸(之前看她的《闪闪发光的人生》还很喜欢,今年多看了基本已经把她归类为日本的大冰了)。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来,我喜欢的华人世界的女作家大多数还是文学虚构类的作品,但是海外的非虚构占比就很高了,希望之后国内能有更多写非虚构的优秀的女作家出来。

最惊喜是今年初认识的张纯如,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今年把她相关的书都看了,可惜之后再也看不到她写的文字,她的所有书都值得读,是的,所有书。

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和之前看的阿耐写作方式很像,不过后者讨论的野心更大一些:文化属性,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佛教和基督教,人性和神性,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扶贫道德和法律。关于女性的讨论,婚姻和爱情,独立人格,人格物化,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谁说投机分子就不能讨论天道,市井之民也有权利参自己的道,这方面没什么高低之分。

除了《武汉日记》之外第一次看方方的作品,很惊喜,为此还写了首打油诗:

陆茵茵的《台风天》、黄丽群的《海边的房间》、莉迪亚·弗莱姆 的《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梅·萨藤的《海边小屋》 、东来的《奇迹之年》都是女性独有能写出的非常细腻的文学,深入的读进去都能够感到和作者情绪的共鸣。

《台风天》文章结尾的处理和萨拉马戈以及金爱烂很像,比如《出差》最后,妈妈打来电话,说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情。让她和周围的人笑啊笑啊,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前面那么悲伤的一个基调,最后笑得眼泪快要流出来,喜欢。 尤其喜欢《生日》和《出差》,细节很好,工业时代的女性细腻的情感展现,愈发逼仄的环境总有人要喊出来,这本就是面无表情的喊,但是情绪却能感受的到。

看《海边的房间》:

  1. 作者喜欢梦,比如《入梦者》和《无物结同心》,能体会到那种梦醒的难过。
  2. 《卜算子》喜欢这段反复:「今天看起来,没事」。
  3. 《卜算子》里面这两句写的好:「他今天好欢喜成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和「现在的他,终于不担心眼泪沾到伯的身体」
  4. 鬼的绝望。
  5. 书中好几处管爸爸妈妈都称为:把拔马麻,好玩儿。
  6. 即使是这样一个毫不出奇的下午,都是我们与无数的不幸、无数的灾难擦肩而过才能够得到的片刻。我们的生活可能都是看似平淡的,看似困顿无聊的,可是里面饱含着不为人知的神秘的随机性,那种大命运之上有着各种各样让人目眩神迷的小机关。

看《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的时候一直循环听《玉珍》:“她说我心里有个宝啊,千万别把它给毁啦”,一想到无论如何都会到来的日子就不好受。作者把父母去世后心头愤怒、压抑、无尽伤悲、不真实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脱感的大杂烩一点一点拆开,在子女的角色对父母亲的感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它涉及了我能对自己诚实到什么程度,能面对自己的脆弱到什么程度,敢把自己揭穿到什么程度。

看《海边小屋》好想有邓布利多的冥想盆,把自己重要的回忆都放进去,不然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慢慢的都消失了。在如今化作了梦,某一天醒来梦到了好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后来的每一天睡觉前都在回味那个梦,希望今天能继续梦到,可惜再也没有发生,那天的梦也忘掉了,但还藏在我的日记中。 想在海边养一只猫一只狗,每天看大海,该去看大海了。

去年东来的第一本《大河深处》就非常喜欢,今年看的《奇迹之年》也很喜欢,小时候玩游戏叫《龙战士4》,其中说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光之柱,虚幻者会影响周围的人的光之柱,将它们融合,形成一股潮流,这股潮流会随虚幻者而动,亦随虚幻者而止。光之柱可以理解成命运,肩负着越大的责任或有着越强大的力量,他的光之柱就越强大,强大到融合周边人们的命运。《北京爱情故事》电影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有的人身上有,有的人没有;小孩身上多,大人身上少;女人身上多,男人身上少;有些人本来有,却慢慢没了;消失的绝不会生长出来。

重新看了郝景芳的《孤独深处》,女性也能写出很好的科幻作品,下一本书,作者说希望自己一定要让自己温暖一点、柔情一点、澎湃一点、热血一点、浪漫一点、入世一点,不那么孤独一点点。

孙惠芬写的《寻找张展》让我想起了生活了好几年的大连,大连市政府,大连一中,大连三十六中,大连工业大学,滨海大学我猜是大连大学,看地图的时候还有大连财经学院,大连艺术学院以及我们学校,坐轻轨去开发区,开发区特教学校,星海会展中心国际珠宝展;西安路,石葵路,东北路,解放路,在解放路的一个网吧通宵过,五一广场,大连中心医院,森林动物园,大连富丽华酒店。407路公交车非常拥挤,它连接了大连的西北和东北,又兼顾了东南,路线长的优势使每一站都有一大堆乘客上上下下。前边是日伪时期修建的有轨电车道,后边是通往码头的公交车道,东西两侧则是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只有在大连这样的山城你会看到日落西山。这里是个老城区,它两面依山,街狭长而逼仄,因为是通往中南路老虎滩方向的交通要道,当你下车回头望,街道从隧道延伸出来,像从未知世界拉开一道闸门,车辆的洪涛浩荡涌入,簇拥两旁的加油站洗车厂饭店服装店之类便像被洪涛冲积出的河滩。

潘毅写的《中国女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跨国资本和家庭父权制对于女性的压迫,这三者联手创造出一种以阶级、性别,以及城乡差别为基础的特殊劳动剥削形式。而我们日常官方导向的只有跨国资本,二元式的问题原因让我觉得自己被当成了蠢货。想起《山海情》里西海固的女青年被送往沿海当女工,我想着是她们后来怎么样了。(赶紧看,过不了多久可能就看不到了)

莎拉·弗莱尔、赛琳娜·黑斯廷斯都是非常优秀的传记作家。

莎拉·弗莱尔写的 《解密Instagram》,非常优秀的企业传记:斯特罗姆从来都没成为Facebook的核心,一方面自己仍然想保持独立,一方面扎克伯克也充满猜疑,对扎克伯格的印象还停留在《社交网络》里那个羞涩的程序员,但长成大人模样的扎克伯克唯一的目标就是对抗Facebook不可避免的衰落以及死亡,所以无论Ins、WhatsApp还是企图收购的Snapchat只不过是Facebook的一味企图保持长生不老的药丸,Facebook必须确保它在社交领域的主宰地位,扎克伯格把这一价值观深深植于每次员工大会结束时的口号上:“主宰!”

赛琳娜·黑斯廷斯写的《毛姆传》也是非常好的传记:《人生的枷锁》用在自己身上到蛮合适的,双性恋,身高,口吃,对钱的态度,对于女性的感情,妻子和女儿,男性伴侣,书瘾,最后的死亡。重新审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最大的缺陷在于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他给人的印象是蛮横又无聊,而且突然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大家长变成一个怒气冲冲、满嘴脏话的天才,这个过程也缺乏说服力。

阿什利·米尔斯、司妮达·普拉姆这两位都是年轻的女性,一个为了学术当模特进行田野作业:“当我踏进模特经纪公司办公室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一个充满伦理、政治、女性主义的研究困境。”一位写了《印度青年狂想曲》: 印度人眼中的印度,资本主义全球化影响下的又一个焦虑的国家,和中国青年不同的是,印度青年将焦虑除了转移到经济上还转移到政治上,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不存在中国青年「精神上的」分裂 —— 郭嘉前途一片光明但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什么样的政体和文化孕育了一群什么的青年,大家都像是被人为用欲望塑造的怪物 —— 这一点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埃莱娜·费兰特(绝对是女的,我敢打赌)今年新出的《成年人的谎言生活》,看到恩佐名字的时候,就摆脱不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续集的设定,依旧是那不勒斯少女的世界,不过这本主要想表达的是谎言伴随着成长,乔安娜最终终于认识到,她、维多利亚、和她的父亲都无法真正摆脱她们共同的根源,在很多情况下,她们爱的和恨的都是我们自己。小说的结尾推进的很快,应接不暇却又是埃兰娜的风格,如同沙滩上的莱农一样用同样的方式摆脱少年的纯洁和精神上的偶像从而进入成年,堕落和摆脱堕落始终在拉扯,也许对于乔安娜来说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我。